2017年12月 - 2018年12月 担任部长(下属4人)
主要负责:
1.电芯设计和工艺文件编制,产线工艺升级,配合全固态金属锂电芯平台搭建;
2.负责 40Ah/55Ah 三元软包电池的材料体系设计,尺寸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文件的编制;
3.现有实验室产线引入极片电导率的测试方案,进一步将电芯的风险控制至极片端;
4.通过工艺改善制备Ⅱ代混合固液电池进一步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
5.协助全固态电芯平台搭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和毫安时全固态电芯的制备。
2018年12月 - 2019年9月 担任工程项目总负责(下属21人)
主要负责:
1.固液混合电芯中试平台建设(6000ea cells/day);
2.中试线定位:根据 40Ah 三元软包工艺对产线的设备、环境、生产测试设备进行定位;
3.方案规划:根据产品路线合理设置产线划分以及环境区域的合理配置;
4.设备方案制定:对设备方案和功能需求及精度和范围等进行讨论,输出设备技术要求;
5.技术交流:根据制定的工艺路线下,全面系统调研了国内、韩国等现有设备技术水平;
6.结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进一步确认设备的实施方案等,判断设备供应商的基础实力;
7. 技术协议:综合考虑选定三家签订技术协议,并提交采购;
8.商务谈判:确定零部件及功能模块等细节,配合商务谈判;
2019年9月 - 至今 担任技术负责人(下属6人+协管品质13人)
主要负责:
1.现场工艺调试和优化
2.设备带料首跑:实验线转中试线,各工序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以期达到工艺输出要求;
3.工艺调试:以工艺技术为中心,协调各部门资源 2 月时间内打通整个产线;
4.量产推进:连续投料,在保障各段工艺稳定性的前提下,做库存电芯 5 万支;
5.电芯型号换型调整:协助总部研发人员通过对设备夹具结构修正,工艺文件升级,设备工艺参数优化,带料跑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换型,恢复生产;
解决如下问题:
1.负极浆料固含量和粘度不稳定的问题;
3.粘结剂连续烘烤水分不达标;
3.模切优率从 30%提升至 92%;
4.固化设备热封热辐射的封头结构尺寸优化;
5.电芯分容流程优化;
6.量产出货电芯电性能分档标准和 CCD 外观挑拣标准的建立;
7.电芯外观凸痕的原因分析和改善;
8.目前已实现日产 6000只电芯的生产要求。
重点负责项目:
全固态锂电池的试制
项目描述:常规的锂离子电芯的由于内部电解液的存在有潜在的安全风险,而开发的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虽能最大程度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但仍不能完全解决,故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势在必行。
项目职责:
1.结合技术要求,负责厚度小于 20 微米的锂带加工设备开发;
2.通过非常规工艺生产毫安级全固态电芯的实验制作;
项目成果:
目前已实现毫安时级别全固态电芯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