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概要:空调设计师-动力总成系统主管设计师-车身内饰主管设计师-座椅组组长-座椅主任工程师-座椅专家
1、产品覆盖:拥有内饰专业(仪表板、副仪表板、护板、安全和约束、护面、座椅)和外饰专业(前后保险杠、保险杠格栅)100%的设计文件、数据库存、专家级技术支持资源。
2、技术能力:完成10余款成功上市车型项目,建立软内饰和座椅系统团队,为一汽集团软内饰和座椅发展奠定技术、规范、人才等重要基础,熟练掌握一次开发、二次开发模式,如:完整的护面一次开发、顶棚的可行分析、3D及2D全部设计、座椅系统的二次开发控制等。
一、工作岗位及时间:一汽奔腾开发院-座椅专家(2017.09-2019.03)
1、工作概要:制定本专业技术发展规划、能力规划,负责产品的开发设计/试验/试制及改进、组织产品认证及认可、产品技术文件/图纸/公司标准化等的管理(制定或校审本专业的微流程、规范、标准)、前沿技术研究、降本等工作,并制定本专业知识积累计划、成果审核、提炼完成知识固化。
2、前沿技术创新:
3、引进和推广本专业新技术理论、新产品以及先进的技术工具,提升技术竞争力。
4、从座椅的精良性、安全性、轻量化、新材料、新功能等方面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包括智能汽车L3、L5智能座舱前沿分析,主动头枕技术研发等,完成一汽奔腾座椅模块化和平台化的规划。
5、设计管控:依据项目要求、项目总结和国外技术标准,制定标准及流程文件,对数据、图纸、质量文件把关。
6、技术评审:对方案、数据、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审核(供应商开模方案、DVP文件、OTS文件等)。
7、成本控制:
8、联合采购、成本等部门进行产品开发费用核算及经济性分析。
9、通过控制新开发零件数、合理安排试验矩阵、基于量化控制的性能开发、CAE报告分析等方法控制开发费(工时费/试验费/样件费/FEA分析费),如:通过方案选型,X40合计降本467万,C217合计降本375万。
10、问题预警及解决:
11、对供应商座椅骨架进行造型、接口、功能、重量、材料、结构的评审,预判装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控过程开发方向,确保符合项目的技术/成本/时间要求,避免装车后出现外观质量、异响、强度、操作等问题。
12、解决前期造型检查、可行性分析、精良性控制、新项目座椅骨架选型、零部件试装及试验中的重要问题。
13、共带7个项目,参与技术开发、改进、校对、审核、生准阶段等,共解决20+以上项目问题。
14、方案决策:对座椅骨架选型、造型可研、座椅布置、匹配、试验及验收等重要技术方案进行决策。
15、技术指导:对设计师进行座椅设计精良性、舒适性、平台化、开发计划等培训指导,提升设计师专业能力。
二、工作职责及时间:一汽技术中心-座椅主任工程师(2015.07-2017.09)
1、建立座椅开发文件:基于大众、马自达、丰田标准及设计文件,建立座椅可行性分析、结构控制、总成控制流程、座椅舒适性及精良性控制规范、座椅舒适性控制标准及流程文件、座椅设计精良性控制标准及流程文件等。
2、规划管理:
3、制定专业技术发展/能力规划,并负责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提升,编写、校审本专业的微流程、规范、标准。
4、座椅技术规划:对供应商明确提出时间、质量、技术等方面详细要求,通过体系文件进行控制。
5、关键开发方案把关:对重要技术方案把关,管控本专业技术方案、数据、图纸和技术文件,组织方案评审活动。
6、先行技术开发:负责包括技术规划(文件、人员)、通用化和模块化以实现时间和成本最优、新技术的预研(舒适性、精准性、NVH、安全性、新材料等)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工作。
7、技术支持:从设计到生准阶段期间,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品进行技术支持,及处理相关问题。
8、FMS座椅模块化开发项目:梳理一汽技术中心所掌握的乘用车座椅的资源,结合一汽未来车型规划,确定座椅模块定义及座椅应用车型,完成一汽自主乘用车座椅模块定义以及模块化分析报告,并制定了开发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开发费用分解计划,搭建应用于轿车及SUV的两个座椅平台。
三、工作职责及时间:一汽技术中心-座椅组组长(2011.07-2015.12)
1、团队管理:管理10人座椅团队,基于项目设置人员配置,并对员工进行工作分配和专业提升。
2、制定重要技术方案:通过舒适性结果、主观评价等,针对座椅骨架选型、造型可研、效果图、CAS、造型手工样件、软膜件、工装件、布置、匹配等,按照里程碑节点至少评审5次,根据问题清单或DFAMA文件进行逐一检查,挑出若干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形成重要技术方案。
3、技术交流:与马自达MET座椅专家进行为期2个月的技术交流,通过观摩学习海外专家工作流程、方法等。
4、文件编制:主导完成座椅设计规范、校核规范、性能评价检查表、断面检查表等设计体系文件。
5、梯队建设:以常规培训-参与设计-参与项目的形式培养和建设人才梯队,合格后可独立承担全新开发设计工作。
6、常规培训:包括生产车间流水线装配、专业厂工艺观摩、设计流程、设计软件应用、设计标准等。
7、参与设计:熟悉项目运作流程/座椅结构及法规要求、掌握座椅相关标准,改型项目中运用CATIA、DFEMA、对标、问题检查表等设计工具完成可行分析、布置匹配、精良设计、舒适设计等设计任务。
8、参与项目:在指导下完成从前期定义、概念设计、工程设计、试制及试验、OTS认可等全新开发项目工作。
9、人才培养:从舒适性、安全、骨架和机构件、塑料件、泡沫、护面等方向,结合项目培养设计人才6人。
10、沟通协调:与内外部沟通顺畅,保证整体项目工作的顺利推进。
11、跨部门沟通:总布置室、白车身室、内饰室、安全室、对标室、试制试验室、材料、工艺、造型等。
12、外部:供应商(Tire 1/2)、生产厂(轿车公司)、质量中心、采购部、规划部、国内/外设计公司等。
四、工作职责及时间:一汽技术中心-空调设计工程师-动力总成系统主管设计师-车身内饰主管设计师(1995.07-2011.07)
1、工作概况:先后担任空调设计师6年,动力总成系统主管设计师2年,车身内饰主管设计师8年,主要负责专业技术发展规划与实施、编写本专业的微流程/规范/标准、人才培养与专业能力提升、制定重要方案及方案评审。
2、团队组建:从0-1组建一汽乘用车内饰及座椅系统开发团队(组织架构搭建、建立专业技术基础及流程规范等)。
3、技术标准制定:基于马自达和大众设计标准,制订乘用车座椅强度、耐久性、操作性、舒适性系列技术标准。
4、工作业绩:
(1)、内饰主管设计师期间:培养项目总监1人、项目经理1人、采购部长1人、主任工程师1人,护面组长1人、座椅组长1人、主管设计师1人、设计师4人。
(2)动力总成系统主管设计师期间:培养新员工5人。 培养护面人才1人,座椅设计师4人。
(3)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首次完成全新工艺冷凝器3D布置及外部结构设计、全铝平行流式冷凝器匹配设计和验收工作,完成空调3D设计数据积累,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4)制定乘用车座椅技术标准、完成座椅开发指导书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