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一季度已经进入尾声,从行业各方面的数据以及平台的需求交付情况来看,今年出海依然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那么25年海外招聘将会走向何方呢?据万宝盛华集团最新雇佣前景调查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雇佣指数飙升至+45%,创下近五年新高,这一数字的背后,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野心、科技的狂飙,以及一场席卷全球的“人才争夺战”。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就业市场即将迎来强劲复苏。

全球经济的未来正在重塑,而中国企业已率先在这场“抢人大战”中按下加速键。接下来,哪些行业将逆势而上?哪些技能会成为职场“硬通货”?哪些地区会成为争夺的新热点?那么作为猎头我们应该怎样抢占2025海外人才红利呢?小乐近期采访了20位智乐聘平台资深海外猎头,用六个问题来集中回答。【文尾附3月优秀猎头排行榜】
问题一:请问您认为25年的海外招聘市场各行业会如何发展?
王先生(24年海外项目总成约80w+):“现在中国公司出海早就不只是卖货了,重点已经转到打造品牌和产业链转移上。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医疗设备这些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冲在最前面。举个例子,咱们的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比例还不到30%,很多公司都在挖国外专家来补技术短板。新能源汽车那边更麻烦,欧美国家动不动就征收100%以上的关税,逼得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大厂不得不跑去墨西哥、匈牙利建厂。
“现在这些行业招人方向特别明确:既要顶尖技术人才,也要能跨文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比如半导体公司盯着日韩有十年以上经验的材料研发专家,新能源车企到处找既懂电池技术又会跟当地政府打交道的厂长。”——日本猎头Zach
“要是最近在看海外岗位的朋友,建议多关注这些领域的技术升级需求和本地化运营要求。像AI公司现在特别缺既会写算法又懂小语种的数据工程师,跨境电商则更倾向找有海外本土营销经验的人。总体来说,有海外项目经验或者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这两年机会明显多了不少。”——美国猎头辛女士
问题二:请问您认为25年的海外招聘各地区的招聘会有哪些变化呢?
吕先生(25年3月优秀猎头第一名,成约海外大单42.6w):“现在找海外工作的话,欧美虽然还是高端岗位扎堆的地方,但东南亚、拉美和中东这些地方越来越热了。尤其是拉美,去年国内企业在那边的投资直接冲到亚洲以外的第一名,像墨西哥、巴西这些国家,光是中企员工数量一年就翻了快10倍。不过过去得注意,当地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技术工人培训跟不上,很多厂子招不到熟练工,所以很多企业会用外派的形势,比如越南的电子组装厂经常得从国内带工程师过去培训本地员工”

“印尼和越南,现在制造业和电商特别缺人。去年越南胡志明市的工厂普工工资涨了15%,但电商运营这类岗位反而更抢手——毕竟东南亚网购用户两年增加了1.2亿,会双语还能搞直播带货的运营主管,年薪能开到40万人民币。不过要注意,这些地方的政策变动挺频繁,像印尼上个月刚把外资电商持股比例卡到49%,过去开分公司的话得优先找本地合伙人。”——东南亚猎头Vivian
“中东这边倒是政策挺给力,沙特直接给中国企业免了10年所得税,迪拜还搞了数字游民签证。最近有个朋友去阿联酋做光伏项目,公司直接给配了阿拉伯语翻译+本地商务对接,但要求他必须半年内摸清各酋长国的招标规则。要是既懂技术又能适应这种复杂环境的,过去发展空间确实不小。”——迪拜猎头Bruce
问题三:您成约项目中大多是外派项目,请问您认为25年的外派项目该如何发展?
陈女士(24年外派项目成约14单):“现在企业更倾向短周期派遣(1-2年),24年新能源、芯片、医疗设备领域的外派岗位比2023年增长30%。找候选人重点看有海外求学或短期海外项目经历的人,特别是东南亚、中东这类新兴市场,直接问能不能接受家属随迁——去年有42%的外派失败案例都是家庭原因。
找外派人才得先摸清他们的活动轨迹。LinkedIn是基本盘,直接搜‘海外派遣’‘expat’加上具体行业关键词,比如‘石油外派’‘驻非工程师’,重点看那些有跨文化经历或外企背景的人。有些冷门国家的人才可以试试搜当地华人协会的群组,比如‘安哥拉中资企业交流群’,里面经常有想换工作的驻外人员。
“国内招聘网站要换着花样筛选。猎聘上找‘常驻海外’‘驻外代表’这些岗位经验的人,智联可以用‘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当关键词。别忘了专门做海外招聘的网站,像驻外之家、外聘网,上面有些候选人简历直接写着‘接受外派’。”——国内猎头李先生
“找人的时候直接亮干货。开场就说明外派地点、补贴金额、探亲假频率,这些人最关心实际待遇。遇到拖家带口的,主动问需不需要解决配偶工作或孩子上学问题。有些资深外派人员对岗位安全特别敏感,提前准备好项目安保措施的详细说明。”——香港猎头张女士
问题四:近几年海外华人需求激增,请问您认为人选有何特点,又该如何寻访呢?
秦女士(人在德国的海外猎头):“海外华人招聘主要是跨文化协调的职能岗位以及管理岗。中企出海最缺的是既能与国内衔接又熟悉当地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我之前给中国企业招聘的德国售后支持岗位,会直接卡死中德双语能力和行业资质。难点往往在文化磨合上——很多候选人语言过关,但欧美公司面试时特别看重沟通中的团队融入感,华人常因表达方式差异被误判为"不合群"。
盯紧专业社群,LinkedIn要用当地语言搜索。比如在德国找工程师,用‘Entwickler’搭配‘Chinesisch’筛选,比单纯搜中文职位精准得多。Facebook上的地域性华人职业群组也很实用,像"硅谷华人科技圈"这类每天都有活跃讨论。”
“JOBS海归网和JobtoCN这类专门做海外招聘的平台,对中小企业特别友好。上个月帮客户招东南亚光伏销售,在JobtoCN上筛到3个有行业经验的马来华人,这些平台还能分国家发布岗位,比买LinkedIn全球套餐划算。”——新加坡猎头Sarah
“最关键的是撬动本地人脉。海外华人圈子有强联结属性,转介绍成功率比陌生电话高3倍不止。上周找荷兰仓储经理,先联系了之前推荐的鹿特丹采购主管,他直接推了物流协会会长的联系方式,两天拿到5份现成简历。”——欧洲猎头陈女士

问题五:企业出海除了招聘华人,还会有大量的海外当地人选需求,你认为这些人选的寻访有哪些好的渠道和注意事项呢?
李先生(Base加拿大的海外猎企合伙人):“海外当地招聘需求和国内差别挺大。首先本地化经验很重要,比如德国工程师更看重本土项目经历,美国tech人才普遍要求硅谷或华尔街背景。其次是语言文化适配,像日本企业特别在意候选人的职场礼仪和团队融入度,东南亚国家则需要双语能力。最后是行业动态差异,比如北欧新能源行业需求集中在特定技术认证,中东建筑行业看重海湾国家项目经验。
难点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信息差。海外候选人对中国企业信任度低,尤其担心工作稳定性。比如法国候选人普遍排斥高强度加班文化,美国候选人会反复确认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其次是竞争激烈,比如德国汽车行业核心人才早被本土猎头锁定,直接挖角难度大。还有薪酬结构差异,比如中东候选人会把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费计入薪资预期等等。”
“寻访渠道分线上线下两块。线上首推LinkedIn,但要注意搜索技巧。比如找德国机械工程师,除了用德语关键词,还要搜行业论坛的活跃用户。本地招聘平台很重要,比如美国用Indeed要设置自动提醒,找荷兰半导体人才去ChipEstimate,找澳大利亚矿工上AusIMM论坛。”——欧洲猎头孙女士
“线下渠道见效更快。多参加当地行业协会活动,比如加拿大的APEGA工程师协会年会,能直接接触跳槽意向强的候选人。韩国KAIST每年有定向输送计划,提前半年蹲点能抢到优质应届生。”——美国猎头sandy
“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时差管理,最好在当地时间上午联系;二是沟通方式,比如德国人习惯邮件确认细节后再电话沟通,美国人直接WhatsApp发语音更高效;三是背调方法,海外候选人反感直接要上司联系方式,可以通过Endole查公司注册信息交叉验证。薪酬谈判时,把国内13薪换算成年终奖,住房补贴说成relocation package(外派补贴),更容易被接受。”——欧洲猎头Serena
问题六:您认为国内职位引进海外专家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又该如何寻访呢?
曾先生(Base美国的海外猎头):“引进专家现在走特殊通道的多了,特别是芯片和AI领域。最近帮深圳某企业从硅谷挖自动驾驶团队,关键是要提前三个月把政府的人才补贴政策、子女国际学校名额这些细节备齐。有个数据可以参考:2024年通过技术移民绿色通道入职的海外专家,留存率比普通offer高65%。重点找35-45岁这个年龄段,既有实战经验又没到彻底扎根海外的阶段。
海外寻访首先一定是LinkedIn,用高级搜索筛选目标公司、职位和地点,重点看那些有中国背景或曾在中国工作过的人,这类人回国意愿更强。比如找半导体专家,先搜台积电、英特尔、ASML的研发人员,看谁在领英上发过中文动态,直接私信问意向,别绕弯子。”
“找海外高校的华人教授,特别是带过中国留学生的导师。比如波士顿大学的材料实验室,很多中国访问学者回国后都成了领域带头人,他们的推荐比猎头自荐靠谱十倍。”——美国猎头Lisa
“还可以盯紧跨国公司裁员动态。Meta去年大规模裁员时,我们第一时间联系被裁的华人员工,尤其是VR/AR部门的人,成功引进两个技术总监到深圳。裁员名单在Blind和teambition论坛上都能找到线索。”——欧洲猎头陈先生

另外,25年人才竞争加剧,猎头伙伴们可以借助AI的东风提效。例如快速筛选简历,匹配隐性需求,从候选人项目经历中抓取技能点等等,AI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原本两天的基础工作。还可以定期用AI分析行业人才流动趋势,预判企业用人缺口。当然工具只是辅助,关键还在猎头对人的精准判断——用AI省下时间可以专注做更有温度的深度沟通。具体如何操作可以参考:《猎头大危机:会用DeepSeek的猎头正在抢走你的人选和客户!【内含资料包】》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面对2025年海外招聘的爆发期,真正能抓住红利的猎头,往往早就在目标行业和地区铺好了资源网。趁着政策红利期,现在入场正是时候,伙伴们速速行动起来吧!期待下次在智乐聘月度优秀猎头排行榜上见到更多猎头伙伴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