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echnalysis Research近期对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和中国超过3000名受访者的调查,75%至80%的设备用户在看电视时会使用其他设备,例如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因此,很明显的问题在于,为何不尝试将两类设备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如果看看人们在看电视时会通过第二屏去做什么,那么这种趋势非常明显。调查显示,在看电视时,人们最常通过PC去做的5件事分别为:浏览一般网页、阅读个人电子邮件、在线购物、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信息(在受访者中占比超过39%),以及阅读新闻。
智能电视、机顶盒和“掐线服务”正在使大部分用户的看电视体验更好。但对于真正的互联电视体验来说,还有一大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同步推送的第二屏内容。
在平板电脑上,用户看电视时最常见的活动分别为浏览一般网页、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网页(在平板电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38%)、阅读个人电子邮件、阅读新闻,以及社交媒体。有趣的是,在25至34岁平板电脑用户中,看电视时最常见的活动恰恰是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信息。
在智能手机上,两块屏幕之间的关联也非常紧密。短信和消息服务是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时最常见的活动,随后分别为社交媒体、浏览一般网页、浏览与电视内容相关的信息(占比为36%),以及阅读个人电子邮件。此外,在大部分年龄组的智能手机用户中,通过消息服务交流电视内容都排名第六。但在45至54岁人群中,这类活动排名第二。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方法,将用户通过电视看到的内容发送至其他设备。不过至少从理论上来说,音频分析技术(例如Shazam的音乐分析技术)能根据电视播放的声音识别用户正在收看的节目内容。
此外,这类技术的实现应当不依赖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可被用在通过视频摄录机播放节目回放,以及通过网页播放点播流媒体视频的情况下。问题在于,这样的识别技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被主流用户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