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我国严峻态势的钢材市场,不少经营者持谨慎态度,而出口已成为国内企业摆脱经营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钢价涨不上,跌不下,若近期钢市出现新动向、新情况则需经营者重视、关注。
一是钢材库存前移现象,对库存格局的变化要正确、全面认识。近来钢材库存量在持续下降。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钢材库存已连续第14周出现下降态势,累计降幅达32.9%,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21.2%。各地社会库存均处于低位,部分区域缺规格现象较为普遍,价格继续下跌动力已经不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钢材库存结构在变化,社会库存量持续处于低位,而钢企的库存量降幅并不明显。据了解,钢材成品库,堆放大量建筑钢材,管理人员告之有10多万吨,而该钢厂的日产量7000-8000吨,也就是说这里堆放的库存量约有半个月的产量。5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385.20万吨,尽管较上一旬有所减少,但1385万吨库存量不算低。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6月,我国钢材累计出口5252万吨,同比增长27.8%,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幅相对于去年同期的35.9%下降了8.1个百分点。实际上,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取消预期导致硼钢提前进入保税区、春节因素等影响,使得今年前两月钢材出口出现大幅增长,进入3月份后钢材出口同比增幅陡降,且增幅逐月下降,然而,该趋势在6月份出现变化,6月钢材出口891万吨,同比增长25.8%,增幅环比出现上升。
二是长材板材变化现象,由原先的长强板弱变成板强长弱,折射出长材和板材的后期行情变化。有前一时间,螺纹钢、线材等长材市场回暖,价格上涨,与热卷市场价格差异缩小,甚至螺线价格一度还高于热卷价格,长强板弱十分明显。而这段时间,却变长弱板强。
近来,热卷市场库存压力不大。本周五,国内热轧板卷最新库存量为320.56万吨,周环比再降4.94万吨,一些商家将销售价格甚至小幅探涨,目前上海市场上的?25mm三级螺纹钢价格3050元/吨,而4.75mm热轧板卷价格3410元/吨,热卷价格明显高于螺纹钢价格。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沿线多个国家的钢铁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钢铁行业拓展国外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除钢材直接出口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建设,也能带动钢材间接出口。
三是冷热板市场冷热不均现象,预期后期热卷市场好于冷板市场。近期来,热卷市场呈现逐渐转好的迹象,而冷板市场依然冷兮兮,丝毫没有回暖的预兆,交易清淡,价格阴跌。有的大型钢企出台7月份期货价格,再次明平暗降,给经营者形成看空预期,使沪上冷轧价格继续探底,下跌20元/吨,已跌破4000元/吨关口,出货量并未好转,大家较为悲观,预计下周冷轧板市场价格仍将阴跌。此外,冷热板市场资源状况也不尽相同,冷板的库存压力似乎大于热卷库存,经营者对后期热卷市场行情持谨慎乐观心态,而对冷板市场行情似乎仍不看好。
四是下游终端用户的锁价合同与钢厂的后结算现象,对后期钢市产生影响。时下,钢材市场价格处于底部,低位运行,下游终端用户预见价格下跌已无多大空间,这些用户要求钢材贸易商签锁价合同,将价格事先锁定,以防后期价格上涨,而且这种锁价合同明显增多,使这部分钢材价格始终处于低位。再有,钢厂的后结算模式对价格的整体水平形成一定冲击。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钢厂和流通环节更多的采取了后结算模式,在下跌周期中,流通环节必然加速出货,以时间换空间,这样将使钢价重心继续下移。
上述这些新情况和新现象,将会左右后期钢材市场走势,对此务必引起重视和关注。
目前我国出口“以价换量”的方法不可长久。大量出口不仅激起国外对我国出口钢材的敌对情绪,增加未来出口的难度;同时我国钢材出口在压低价格的情况下其实利润空间极小,对企业本身来说并不划算,通过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由出口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发展才是企业未来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