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33.1万辆,是上年的3.4倍,再次稳居世界销量第一宝座。取得这样喜人的成绩,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逐渐开始退坡,国际油价一直走低,消费者“里程焦虑”依然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中美清洁汽车联盟副主任王贺武认为,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依然会是整体向上的趋势,并保持较快增速。
“现在交通领域面临的问题就是碳排放的问题”,王贺武指出,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诉求,而电动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
2014年11月,中美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2030年达到碳排放量峰值,此后逐渐递减,并承诺届时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下降到 中国能源总消耗量的80%。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协定,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 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并规定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王贺武认为,这一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交通领域造成的压力很大。他指出,按照正常发展前景,到2030年我们国家将有4亿多辆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至少会增加 1倍以上。“按照这个趋势,到2040年之前交通领域碳排放都不会下降”,不过,王贺武坦言,“如果运用可再生能源的电驱动方式,通过更高效的发电技术, 提高发电阶段的能量转换效率,就可降低车辆对能源的使用”,他表示,只有把电动汽车快速推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交通领域碳排放才会出现下降趋势。
有观点认为,电动汽车是将传统燃油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转嫁到上游煤炭发电的过程中去了。据测算,一辆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大客车一年可减少1吨 污染物的排放,电动汽车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降幅都很大。王贺武认为,通过天然气发电、水利发电和核能发电等,电动汽车的减排效果会更加明 显。
在王贺武看来,传统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协同发展的。“石油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减少了消费者的里程担忧”,他认为,当前传统车企对插电式车辆投入的积极性高是一种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