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对广州南沙美的首次对外开放的智能工厂采访时发现,美的在家电行业率先实现了多机器人串联,各专机互通,人机互通的概念。这也是传统家电巨头美的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最新成果展示。

近年来,“生产成本高”和“招工难、用工荒”成为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发展难题,而空调制造企业常常遇到招聘来的工人不愿做生产流程中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的问题。为消化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及解决缺工问题,美的集团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自2011年起开始引进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因应弹性生产。
美的集团副总裁、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向记者表示,未来5年,美的计划投入40亿-50亿元,将旗下所有的家用空调生产线,都按照广州和武汉示范工厂一样建成智能化工厂。
据了解,自2011年至今,美的空调已减掉四成生产工人,未来三年人数还将继续降至三成。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广州智能工厂总经理汪小进向记者表示:“未来可能连打螺丝钉的岗位都没有了,工人需要懂得机器人调整技术,懂得生产线技术,生产线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我们甚至有一个计划,未来生产线上面将全部选用本科生。”
2015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0.12亿元,同比增长23.0%,成为家电行业的“利润王”。
在吴文新看来,未来智能化制造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形势将逼着企业这么做。美的将逐步建成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的智能工厂体系。
以一条生产线为例,普通的生产线,生产A产品,转化到生产B产品,换型时间要45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只有97%,信息化品质控制点6个,工人数量需160人,自动化率内机4%,外机8%。
而全智能生产线,换型时间只要3分钟,一次组装合格率达99.9%,信息化品质控制点是108个,工人数量是51人,机器人数量为68个。自动化率内机64%,外机65%。从表面的数据来比较,就可以看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以前我们传统的交货周期为20天,现在是9天。”
吴文新透露道,2011年是美的空调历史上工人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5万峰值,2015年减至2.8万,2018年将进一步降至1.6万。“智能化生产这种模式,理想人数是要减掉70%,零配件的生产线实现无人化。”
吴文新介绍,美的空调自2011年开始推进自动化到2015年,已在智能制造方面累计投入10亿元,现有机器人数量562台,平均自动化率16.9%,远高于行业7%的平均水平,已节约人力成本2.2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产线的智能化普及,如何平衡智能化与人员处置及人才紧缺方面的问题,成为美的面临的一个不小的挑战。
吴文新强调,推动智能制造技术是基于对多重因素的考虑,首先,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其次,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第三,才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智乐聘【美的】最新悬赏职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