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了系列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重点关注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吸引力的变化,以及具备何种素质、出于何种想法的人才适合进入互联网。
而实际上,“互联网+”始终是双向的,互联网在疯狂吸纳各处人才的同时,传统行业也急需互联网人才实现行业互联网化进程。人才的流动代表了行业间技术、思维的变化,在互联网火爆的今天,究竟哪些人正离开互联网、走向传统行业?

与互联网企业普遍依靠开发优势、平台思维实现从传统行业边缘渗透的方式不同,传统行业更多是在已经积累下的公信力、经验技术和用户习惯外,通过拥抱互联网以增加渠道、提高效率、活跃用户。而这也就使得传统行业不得不去尝试未使用的技术、试验未改变的理念,而摆在面前最直接的需求则是人才和经验。对此,领英基于该平台大数据对互联网流出人才进行了深度分析,得出如下发现:
• 专业服务业转出人才数量居首,87%为非开发职能人才,互联网人力资源甲方转乙方成为主要流向。
• 电信业掌握编程语言者占流出人才近七成,云功能业务人才互通较多。博士占比为所有行业中最高,多为高级技术人才。
• 电子业转出人才以资深工程师为主,普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转出人才最资深,20%人才拥十年以上工作经验。
• 金融业转出人才以技术人才为主,战略投资、产品经理需求增长。互联网+金融成为新风口,掌握Java、SQL人才机会多。
• 设计职能人才从互联网流入文化传媒业占比高,UI/UX职能人才为文化传媒提供帮助大。开发、产品人才助力文化传媒互联网化趋势。
• 从互联网流入消费制造业的多为非技术人才,掌握技能以软实力为主。MBA人才高达11.1%,跨团队领导能力强。
在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仍有一大批非开发人才选择转身离开,这些人才占据流出互联网总人数的六成。这部分人才在互联网行业中担任销售、市场、人力资源、战略投资等职位,离开后普遍进入专业服务、金融、文化传媒、电子电信等行业。
流出至文化传媒、金融业的人才中,选择创业的比例高,促进了互联网金融、泛娱乐、网络媒体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流出至专业服务、电子、电信等行业的互联网人才,转业后从事的职能与原职能相关性高,仍旧担任销售、市场、人力资源、战略投资等职,普遍较迅速的完成了行业转换。
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型互联网公司流出的人才以商业人才为主,占比接近70%。这部分人才掌握的技能以项目管理、商务拓展、社会媒体、数据营销等为主,青睐转出至传媒、快消等行业,更多地为行业带来了管理、市场拓展上的互联网丰富经验。
相比于大型互联网公司,小型互联网公司流出的人才中技术人才的比例更高,占比接近50%。这部分人才掌握的技能以Linux、JAVA、C、云计算等为主,其中大部分转出至电子、电信业,仍从事技术研发等职能,也有一小部分进入文化传媒、金融等行业,为其补充了开发技术,促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过程。
流出互联网行业的所有人才中,20%有4年-6年工作经验,71%拥有7年或更多工作经验,平均从业时间高于流入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除了行业与年限外,学历也是左右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流出人才中本科生占比51.5%,研究生占比37.9%,博士生占比3.0%,MBA占比7.6%,本科生、硕士生比例较上年小幅增长。对比流入互联网人才情况,流出人才中本科生比例高出1.4%,硕士生略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