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猎头行业的整个产业规模、组织架构、运作模式、收入分配上将会产生一次革新。面对这样的革新,传统猎头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着重提升猎头服务专业水平。单纯的“职业中介”角色势必会被淘汰,人才库的作用已经逐步淡化,唯有专注提高顾问服务的专业度,才能构筑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并非万能,它可以提供数据采集平台,但猎头招聘归根结底依靠顾问的专业运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互动。例如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对人才的精准把握、对行业的深度分析、对职业经理人职业指导、人选的背景调查等必须通过线下专业的顾问才能得以成功实现,并且直接影响到猎聘的效果和成败。
提高服务的专业水平有两个方向,一是聚焦高端职位。互联网带来人才范围广度的极大化,但对于猎头顾问,网络上结识的“朋友”,形成的关系往往都是“低纽带”的,具有不稳定性、功利性、信任度低等特点。
这种“人脉”往往不足以胜任猎头中的一些高端职位,此类职位的运作势必需要更为专业的渠道和人才挖掘能力。
二是逐步细分行业、甚至细分职位,寻找自己的优势领域并在其中深耕细作。专业能力是积累出来的,各个行业的人才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唯有聚焦才能领先。猎头是一种高成本的招聘方式,更是一种个性化的工作,唯有深度的专业服务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求。
其次,提升对互联网应用的能力,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如智乐聘(zhilepin.com)等一批新兴网络招聘平台的诞生,正是为猎头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做单提供更多的渠道。智乐聘作为专注于制造业和互联网两大极具发展前景的领域的招聘平台,旨在为猎头打造可以自由选单、自由做单,同时实现手中人才资源快速变现的做单平台,最近也在猎头圈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最后,需要在服务内容上多创新,积极延展一些特别服务或增值服务。
例如全球知名猎头海德思哲(Heidrick & Struggles)收购了领导力咨询机构Senn Delaney以加强自身管理咨询的能力,史宾沙管理顾问咨询公司(Spencer Stuart)则在进行猎头搜索的同时,提供“董事会顾问”以及评估业务。
国内的众多猎头公司也在尝试推出咨询业务、培训业务、职业规划、特别背景调查、人才测评等业务,将猎头和这些业务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专业的咨询机构,如华夏基石、北大纵横等也相继在咨询的基础上推出了猎头业务,如果这些猎头业务和咨询深入结合,将会为客户提供更为深度专业的服务。
互联网发展变幻莫测,拥抱机遇才是王道。猎头行业无需惧怕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而是应该依托互联网打造平台,创造新模式,实现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