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是一项近乎主流的技术。换代规格的LED灯使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利用传统的电力基础设施即可享受LED的较长工作寿命和节能特性。
LED背景:市场规模增加,价格压力仍大
根据IHS报告数据,2013年全球LED驱动IC总营收为12亿美元,其中有四分之一来自照明应用,预估2019年总体产值将跃升到21亿美元,而照明驱动IC产值占比则扩大至43%,是LED驱动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对LED照明驱动起到关键影响的应用仍然是灯泡(和灯具),手电筒、景观照明及其他应用只占较小的市场份额。
LED光源的价格在不断下降,相形之下驱动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成本压力比较大,近期这个压力减轻的可能性比较小。预计近两年将出现可调光LED灯驱动出货超过非调光驱动的趋势。可调光驱动比不可调光的贵,然而一些供应商正在寻求缩小这个差距的途径来推动可调光市场的发展,获取更大市场竞争力,即旨在以调光性能来增加技术竞争力,而非获取更高销售价格,造成照明驱动IC价格压力仍然比较大。
LED现状:2014-2015年驱动器产品关键词为调光+简化
灯具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照明工具,而在节能、环境氛围调节方面有了更高诉求。这促使LED照明驱动迈上智能化的道路,同时为追求更高性价比和更易用,它还力求变得更简化。
智能照明目前还没有严格定义,预计LED驱动+传感器+通信协议是比较受到认可的方式。调光应用已经吸引了大部分驱动器厂商进入,包括国际国内主流供应商,更高的调光兼容性将是驱动器努力的一个方向。可调光灯具的开发,目前主要的障碍是调光器的兼容性问题,既包括与各种现有调光器技术的兼容性,如TRIAC、低压(0~10v)线性以及PWM调光器,也包括与下一代电子调光器的兼容;而且电子调光器已被证明比传统TRIAC调光器更加难以兼容。
目前国际厂商提供的支持调光的LED驱动器方案性能比较好,但结构复杂,成本相对也高,中国厂商正寻求突破,已经出现可控硅调光兼容性高于90%、价格低于国际厂商的方案。
政策标准对灯具、驱动器的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世界各地许多严苛的法规提出了在PFC(功率因数校正)和输入谐波等方面的要求,例如“能源之星”要求LED灯具可调低至可测光的10%,“能源之星”和“欧洲电源制造商协会”(IEC 61000-3-2)要求住宅照明的功率因数要大于0.7,商业照明的功率因数大于0.9。
在维持总体性能表现的同时控制成本绝非易事,照明驱动供应商将会倾向采用更优化的电路设计,淘汰额外的分立元件,以降低成本。小尺寸、高PF、无频闪、调光兼容性好的单级驱动器有可能不久问世,目前已经有厂商做出了计划。
LED未来:必将推动照明系统的设计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通过电流时会发光的半导体器件。LED的应用优势在不断发展和成熟,使其成为越来越多传统及新照明应用的首选。
LED的优势包括更长的工作寿命、更高的能效(流明/瓦)以及小巧的外形尺寸。
例如,LED灯的工作寿命为50,000小时,远远超出白炽灯1,000至2,000小时的典型工作寿命,以及紧凑型荧光灯(CFL)5,000至10,000小时的寿命。所以,LED非常适合众多商业和工业应用,这些行业都要求节能,并且接触/安全风险和高人工成本都不利于更换照明灯。10WLED灯的发光亮度相当于大约60W白炽灯,这使得LED灯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得多。LED可用于传统灯具,例如MR16;可理想用于更换这些灯座,提供较长时间及较高能效的照明。
换代LED灯可使用户在使用传统电力基础设施情况下享受LED照明的工作和控制优势。PoE支持LED照明网络使用安装、维护和改造均比传统电力基础设施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