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市场监测的数据来看,1月份,被监测企业的在岗职工月平均收入普工为2658元,高技能人才为4718元,两者相差了足足2000元。在高新技术企业,技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更是优厚,有的高技能人才的月平均收入可达到1万元。

制造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才占比最大
某职场社交平台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对中国制造业的人才大数据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并针对制造业六个主要领域的人才状况和变化趋势做出了全面分析,包括机械与自动化、国防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新兴医疗制造、新材料制造、能源与环保。
在六大领域的人才职能分布中,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才占比最大,其次是工程和运营类人才。事实上,在不同职能的人才流动率上,销售与工程职能的流动率排名也较高,这与职能的分布比例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医疗制造人才的职能流动率排名中,研究型人才流动率排名第二,若要加强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该行业需在保留研究人才上多做努力。但是,新兴医疗制造行业拥有最多的高级职位人才,高达69.5%,这也反映了该行业对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
此外,在六大行业中,机械与自动化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人才不仅较大比例在本行业流动,在其他五个行业也较为活跃。相反,专业性较强的新材料制造人才、能源与环保人才往其他制造业方向的流动很少,新兴医疗制造人才则几乎没有往其他五个行业流动。
中国最缺乏具备十年以上经验资深人才
该职场社交平台指出,在人才职能分布上,中国销售人才占比最多,然而销售这一职能通常不能带来太多技术创新与变革,而美国和德国排名第一的职能分别为运营和工程。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人才擅长的职能来准确定位和挖掘,取长补短,通过吸纳不同类型的人才从根本上推动创新与发展。
报告还以国防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将当前中国与美国、德国两个制造业强国的人才在从业年限和职能分布上进行了对比。在人才的从业年限上,中国最缺乏具备十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人才,这部分人才比率仅为19.3%,而美国拥有十年以上资深人才的比率则高达57.3%。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另一组数字表明,我国在该领域拥有十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人才转行的比率高达43.3%。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好的留住资深人才,同时吸引海外经验丰富的资深人才,更能有助于获取行业成功经验,推动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