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曾指出,相比其他消费电子行业,家电行业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最有可能成为继汽车工业之后下一个广泛应用机器人的行业。而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等家电企业也对机器人应用展现出极大的热情,频频联手国际机器人巨头合资设立公司,逐步推广机器人在生产线中应用,甚至布局机器人方案输出。
8月初,美的集团与日本国株式会社安川电机独资子公司安川电机(中国)共同投资4亿元,设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合资公司。
另外,8月21日,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宣布,美的集团子公司美的国际控股公司持有库卡5.43%股份,成为库卡公司第四大股东。
“美的集团自2011年开始引进机器人,至今已累计使用500台机器人,预计今年年底达到800台,后期每年以30%左右的增幅投入机器人,预计2016年当年投入机器人费用将超过3亿元。”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李国林说。就此美的制定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双智”战略,从单工序自动化到区域无人化,再到信息集成和智能化,逐步推广机器人应用。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在近期高调宣布进军机器人,并强调自主研发,目前已经实现量产。2015年半年报显示,格力电器自主研发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产品,并在注塑、 钣金等生产工厂建成了一批智能无人化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
机器人业内人士指出,格力电器与ABB也有战略合作,美的集团国际化道路更加能接轨国际先进制造标准,“毕竟国际机器人巨头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第三代机器人了,国内机器人还是相差甚远。”
另外,青岛海尔已累计完成5大产业线28个工厂800多个工序的智能化改造。据介绍,相比传统生产线,海尔互联网工厂将研发周期缩短30%,半成品库存减少80%,综合产能提升1倍。四川长虹也在2015年半年报披露,从2011年至今,共有7家子公司推广了智能化工厂转型试点,在某些传统制造环节,机械臂等自动化生产技术已经取代了人力生产。
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表示,相比其他消费电子行业,家电行业体量大,生产线标准化程度高,普及机器人条件成熟。另外,家电行业利润提升空间有限,压缩制造成本的动力强,也愿意引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