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IMT-2020 5G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5G无限技术架构白皮书和5G的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面向2020年以及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将迈入第5代通信,也就是5G的发展阶段。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在美国加州圣迭戈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公布了5G技术标准化的时间表,5G技术正式名称为IMT-2020,标准将在2020年制定完成,预计未来5G网络将至少有20Gbps的速度,这比之前坊间预测的10Gbps整整快了一倍。
一旦进入5G,像异地手术这种都能够很通畅地完成。对大众用户而言,5G可真正实现一眨眼就能完成1部电影下载,或数百张照片瞬间传输,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不久前,中国移动也正式发布了2020年技术愿景,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未来5G峰值速率可达20Gbps,达到4G的20倍;用户体验速率可达1Gbps以上,是4G的100倍;空口单向时延低至1毫秒以内,约4G的1/5,能效要达到4G的100倍以上。
未来的5G网络将拥有多达1000亿的联结数量,也就是说,5G的推出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需要,从而使“万物互联”成为现实。
为何要研发5G技术?
由于智能终端的大规模出现,很多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通过终端来解决,很多的事情也会搬到智能终端上来。
全球已经有140亿终端连接起来,但当今世界还有90%的东西未被连接,物联网将是未来真正的杀手级应用,而不是现在大家讨论的音乐、视频等,这就需要更高速的无线网络支撑。因此,未来对大流量数据传递和高速率的需求会变大,届时需要5G技术来支撑这一诉求。
按照市场机构预计,2010年到202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长将超过200倍,全球链接数将达到1000亿个。5G可以很好满足这个需求。
5G有什么特点?
高速率是5G的最大特点。4G的下一步发展最高可以达到峰值1G的上网速率,而5G则可以最高达到10G。这意味着,在5G网络环境下,一部超高清画质的电影1秒内就可以下载完成。
与4G网络相比,5G网络不仅传输速率更高,而且在传输中呈现出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点,低功耗能更好地支持物联网应用。
身怀绝技的5G
5G的技术特点可以用几个数字来概括:1000x的容量提升、1000亿+的连接支持、10GB/s的最高速度、1ms以下的延迟。速度更快也许是5G最明显的标志,但如果认为5G带来的只是更快的网速,那就太小瞧它了。在白皮书中,推进组专家将5G的特点归纳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正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行业对于通信的复杂需求。
具体来说,连续广域覆盖意味着5G能够使人们在偏远地区、高速移动等恶劣环境下仍可以高速上网。热点高容量则使5G能够满足人们在人员密集、流量需求大的区域依然可以享受到极高网络速度的要求。低功耗大连接的特点使5G可以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而对于车联网、无人驾驶、工业控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领域,低时延高可靠的特点或许可以使5G能够应对自如。
5G何时能商用?2020年!
华为在2013年11月宣布,将在未来的5年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研发,预计首个5G商用网络将于2020年面世。
三星对于5G网络商用的预期也是2020年。2013年2月,欧盟宣布,将拨款5000万欧元,加快5G移动技术的发展,计划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而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 2013年10月表示,考虑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商用5G。
无线通信技术通常每10年更新一代,2000年3G开始成熟并商用,2010年4G开始成熟并商用,现在研究5G,2020年成熟应该是符合规律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