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招聘职位
7月8日是万向厂庆日。
每年厂庆日,万向都以朴素的方式来庆贺。在今年的庆祝大会上,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作了题为“时代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的讲话。
1969年的7月8日到今天,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了47年。四十七年峰回路转,一个主题格外突出,那就是对整车的渴望,一脉相承,以责任赢信任,贯穿始终;一条路径十分明显,那就是从田野走向世界,在开放中学习提高,阔步前行;一幅蓝图清晰可见,那就是清洁能源全球化落子布局完成,精耕细作开启。
四十七年成长,举步维艰的时代,我们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经历了。2013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座谈会”上夸我们,说:“万向始终处于一个领导潮流的地位。”
“领导潮流”,我们不敢当。我们只是在国家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百姓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进程中,找准了企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关键契合点,突破壁垒,打赢一个又一个转型升级的攻坚战,以"奋斗十年添个零"的业绩和精神,夯实了今天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优势更明显的产业基础和平台,没有辜负社会的信任, 没有辜负政府的支持,没有辜负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机遇。
大家应该记得,1987年6月12日,小平同志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明年,是小平同志"异军突起"谈话发表30周年。三十年,虽然乡镇企业称呼,听得越来越少了,"异军突起"却一直伴随着我们。这是鼓舞,是指引,更是期待。
今年3月,习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三个"没有变"坚定地、清楚地,表达了党中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立场,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疑虑,激发了士气。这是决心,是号角,更是大局。
今年5月,国务院首次派出督查组,就促进民间投资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等等,进行专项督查。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整改,调动民间投资潜力和智慧。这是政策东风,是信心红利,更是战略机遇。
同志们,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调整,企业增长艰难。总体说,经济旧常态已破,新常态在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新旧交替之际,历来都是大机遇到来之时,无论是产业、产品,还是企业、个人。也就是说,再一次"异军突起"的时代机遇,已经到来,国有或者民营,关键看谁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
对于今天的万向,我讲三点认识,大家去把握:
首先、“快”是“稳”的根基
面对机遇,谁都想快,但不是谁都可以快的。不同企业或者企业的不同阶段,对"快"和"稳"应该有不同的把握。当下的万向,到了以速度制胜的时刻,以"快"为先,加速占领前沿,进而稳固根基。理由很清楚,其一是万向经过47年积累,完成了四个"奋斗十年添个零"目标,企业日创利润、员工最高年收入,年均增长25.89%。
可以说,我们有了加快的实力条件;其二是我们有国内外一体化的产业平台,内外互动优势明显。清洁能源、汽车零部件、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业务板块,不仅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还与国际龙头企业建立合作,确保与国际先进同步开发,同步发展,有了加速的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撑。其三是我们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国内外轮岗工作,有开放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等等。
举个例子,比如电动汽车,我们1999年开始,厚积了近20年,在中国、在美国都有优秀的合作伙伴,苦苦争取多年的整车资质,6月份也拿到了。以清洁能源为契机,万向新能源汽车实现突破的时刻,来到了。大家知道,现在的电动汽车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状态,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加入进来。我们选对了方向,也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我们慢了,如果我们还是缓步,不仅多年布局的先机,会消失殆尽,还可能被后来者绊倒。说得直白一点,我们原来是排头兵,再不加速,我们就要落伍,甚至掉队了。
现在,万向的各业务板块,都有同样的问题,都是积累深厚,在行业中有了明显的优势以后,就原地踏步了,而且踏步了太久。过去,我们稳扎稳打是对的,时代变了,今天,我们大干快上,也是对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国民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瞩目和欢迎;中国经济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企发展的空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广阔。
西方人讲"行事要趁机会好",中国人讲"机不可失",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心态,乘势而上,加大投资,加快速度,牢牢锁住行业龙头地位或目标,以速度赢得先机,以领先赢得未来。还是那句话,进一步海阔天空,退半步前功尽弃。
二、敢“创”才能出“新”
万向靠创新发展到今天,敢为人先,与时俱进是我们一直的追求。七十年代,靠"冒"的精神,我们的万向节,挤进了国家采购定点行列;八十年代,靠"创"的胆识,我们走出国门,创出一条国际化的新路子;九十年代,靠不怕风险的勇气,我们率先上市,规范运作;新世纪,靠敢担当的智慧,我们选择了电动汽车,作为整车梦的开端。
去年,我们启动"万向创新聚能城"战略,规划在杭州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依托,创新开放的活力之城、低碳绿色的品质之城、智慧智能的智造之城、产城融合的典范之城。这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国外有成功的案例。方案提出以后,有人支持,说这是创举,是大格局,也有人反对,说这不现实,是异想天开。
大家试想一下,万向47年一路走来,有多少"异想天开"变成了现实。所以,无论多大困难,我们都会坚持下去,我们就是要喝这"头口水",就是要当"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排头兵。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万向创新聚能城",建设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共享、精英荟萃的,清洁能源产业先锋,生态宜居的理想家园,让产业的智慧化和智慧的产业化,充分结合,我们的"奋斗十年添个零",就能够进行下去。
当今时代,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技术突破随时都在发生,"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万向47年发展,积累了资源,也沉淀了问题。比如有的公司,因为现在一切顺利,无近忧而看不到远虑,经营上的保守,不肯创,不肯突破。有的人因小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无视他人突飞猛击,不肯变中求进,变中求新。更有甚者,自己不作为,又见不得别人作为,对打破常规的、敢于冒尖的人或事,进行排挤。虽然,这是个别的问题,但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敢"创"才能出"新"。万向处在上台阶的重要关口,我们尤其要鼓励"创"的勇气,爱护"创"的魄力,支持"创"的精神。有了创新的勇气,就会激发创新的智慧,每个人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求新、求变、求突破,企业上下,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竞相创新的气象,以创新固本,以创新制胜,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干出新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成功,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超越自我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是因为竞争的压力,而是对改善自我的强烈渴望。也就是说,当年,我们"异军突起",不是打败了别人,而是战胜了自己。现在,面对再一次"异军突起"的机遇,我们需要超越的,仍然是我们自己。
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过去"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奋斗得来的。与过去比,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的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如何不被过去的成绩,冲昏头脑,如何对眼前的安逸,保持清醒,关键在于我们不忘初心,不忘本来,才能开拓未来。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万向大大小小的负责人,在万向的时间四十年以上的不多,20年以上的应该不少,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成功。大家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我们搞企业的,永远都应该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微软是我们尊敬的企业,它之所以全球称雄,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就是"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90天"。华为是我们尊敬的企业,华为总裁任正非,不久前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讲话忧心忡忡地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正是华为的危机感和责任感,造就出了华为举世瞩目的成绩。
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没有忧患是最大的忧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我们时刻都要有的警惕。我们时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感动别人的"四千精神"不能丢,提升自己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的“四万精神”,更要发扬光大。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处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有万向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希望大家,不留恋过去,不空想未来,以敢为人先的志气,发挥我们的才能,埋头苦干,时刻与自己赛跑,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真正与时俱进的人。
同志们,非洲有一句谚语说,地球并非祖先给我们的礼物,而是后代交由我们保管的宝藏。这话说得好。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坚定了我们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在世界范围“异军突起”的时代机遇,给了我们后来居上的豪情。有多大担当,才能有多大的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的成就。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万向“奋斗十年添个零”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