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钢铁侠》电影的人,应该都对影片中全息投影的场面记忆犹新,尽管这样的场面非常具有科幻感,但相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那样的场景很快将走进现实。

很多人知道,去年Facebook投资了20亿美元给VR(虚拟现实)公司Oculus,但可能不知道Google领投5亿美元给了一家AR(增强现实)相关公司Magic Leap。虽然这家公司至今没有产品面市,但它们申请的专利与“如何实现钢铁侠中的全息投影”有关。
AR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AR,即增强现实,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提起AR头显的形态,Google Glass算是消费级AR头显代表,但和我们想象的AR头显还相差很多。微软的Hololens作为AR头显,没有达到它宣传视频的效果,但总的来说,它有着AR该有的功能和形态。
那到底什么是增强现实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虚拟的内容准确“放置”在物理世界中,呈现给用户一个感知效果更丰富的新环境。电影《钢铁侠》中男主角拥有可以提供外界各种数据的盔甲,其核心技术便是增强现实技术,当然电影中所展示的是增强现实技术未来更为成熟的一种应用。
在微软推出Windows10的发布会上,一半的时间介绍了Hololens AR头显。其实对于微软这样一家在操作系统上有深厚功底的公司而言,微软没有太强调这个AR头显设备,而是背后的AR操作系统,或者说全息操作系统。据业内人士表示,微软在这上面至少花费了7年以上的功夫。
除了微软耗费了这么大的精力,还有其他巨头没闲着。如最开始所说的,Google领投的5亿美元给了一家至今没有产品面市,只有专利申请消息的AR相关公司Magic Leap。英特尔携手谷歌入局AR——前一阵子的IDF大会就证明了一切。你认为苹果已安逸现状了吗?苹果年初收购了一家有171个增强现实的相关专利德国创业公司Metaio;再追溯到2013年,苹果收购了一家研发感知动作的摄像技术和设备的公司PrimeSense。
你没看错,微软、苹果、谷歌、英特尔这四家大公司已不是耍嘴皮子、造概念,而是在AR领域偷偷摸摸布局了。不仅是巨头,据业内人士对智东西表示,除了这四个巨头,索尼、三星、华为、联想也都已经在涉足这一领域了。国内也有一些AR相关公司,但不多。据某个行业人士介绍,大致有10个左右的AR公司在上海、北京、深圳、浙江等地。
这里就想吐槽一句,国内有几家公司敢花巨资如此布局未来?不敢下大手笔给未来,只想着圈眼下的钱,要么在“手机拼装”市场拼个你死我活,但有几个手机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硬件又有几个是我们的,屏幕、摄像头还是CPU?要么烧钱血拼O2O,这样如何成为伟大的公司?
回过头看,AR到底有多诱人,让这么多公司下本?据某权威机构的数据表示,AR未来的市场会是VR的四倍,在千亿级别。那依据是什么?一些领域已经表现出对AR的强需求。
首先是航空领域,对于飞行员来说,AR头显可以让他们的操作更方便快捷。以F-35战机为例,其头盔面罩便是一个被称为“任务系统架构的组成部分”的AR头显。它就像一个小型的透明电影屏幕,能够显示飞机飞行数据、敌方目标位置以及飞行员可以用哪些武器攻击目标。飞行员转头时,显示场景也随之更改,在飞行员和飞机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就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这个小部件是使F-35成为世界上最尖端的战斗机的关键。
第二个是工业领域,对于工人来说,可以更容易的检修、维护。比如一个人检修一块已经封在了墙里面的管道,按照以前,他需要查看图纸,计算检修点的相对位置,划线找出位置,然后检修;AR头显可以将这个管道系统即时投影到墙面,实时查看“管道透视画面”。电力管线、热力管线、化工管道、下水道…很多地方有这种用途。当然,在工业领域AR的用途很有很多,比如电路图的焊接与检测、警报信息的即时推送(解放双手)。
增强现实技术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教育、旅游、文化、游戏、医疗、汽车、营销、军事等行业与增强现实均可以有效结合。说到“增强现实“,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交互方式、图像识别、智能硬件。亮风台CEO廖春元说,亮风台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在做AR相关的图像识别、智能交互技术产品和服务。关于AR背后的意义,廖春元认为有四个维度,分别是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方式、可穿戴的智能平台、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生的产业链条。
新一代人机交互方式。PC时代是用鼠标和键盘操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操做一个手机上的虚拟屏幕,那么下一代的人机交互是什么样的呢?就是通过视觉、语音、触觉等自然的交互去操作真实的世界。
可穿戴的智能平台。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是多种通道共同作用的,语音、触觉、视觉、脑电波等均将成为交互方式,有数据显示,人体获取超过70%的信息是来自双眼的,因此,视觉交互将是未来可穿戴设备交互的重点,而视觉交互的核心就是增强现实技术。
新的生活方式。AR与工作、生活、娱乐紧密相关,渗透度非常高,AR的出现能让更多人通过AR技术顺利完成工作、生活、娱乐、游戏、医疗、营销等等,正因为AR与多种领域高度结合性,才为AR的飞速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环境。
新生的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20年AR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AR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不代表仅靠某一个团队或某几个团队可以实现如此高的增长和成绩,一定是处在这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力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把盘子做大,最终把AR行业推动发展至成熟。亮风台作为其中的研发者,将全力提供AR交互技术的支持。
针对国内AR开发者,亮风台CEO廖春元也提到,亮风台会先建立一个底层服务的平台,通过云服务的后台以及终端SDK,支持前端应用,未来也将会有一些算法应用到操作系统里面,这些技术最后会落实到手机、AR眼镜及其他智能硬件中,亮风台也希望通过和合作伙伴协力打造AR生态,推动产业共同发展。HiAR便是亮风台针对国内开发者特别研发的一款AR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