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一些人每天沉迷于网络的时间多达七八个小时,甚至会更多。长此以往,电子产品中的蓝光辐射就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出现眼睛干涩、发红、视觉疲劳等症状,严重伤害眼睛健康。
报道称,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荷兰公司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展示了其电脑屏幕的新技术“Softblue”(软蓝),并声称该技术对人的视网膜的伤害要轻。
所谓蓝光,是波长处于400nm-48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导致视力下降,神经紧张,情绪波动等。
飞利浦公司营销总监斯特凡·佐默说:“我们将波长低于450纳米的有害蓝光转换为波长高于460纳米。”
其他品牌,如台湾的华硕、明基以及美国优派公司也抓住了“安全”屏幕这一特色,将其作为新卖点。
实验表明,孩子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很明显感觉眼睛疲劳;查其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个正常视力的孩子,在连续使用平板电脑半小时后,他的视力水平在视力表上就上升了一排,这说明视力在朝近视方向移动。造成孩子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从电脑、iPad、iPhone等LED显示屏上发散出来的“蓝光”。
科学家们发现,蓝光对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龄而异,6-19岁是80%-90%,20-39岁60%-70%,40至60岁则是50%。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临床眼科专家李俊平表示,高能蓝光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先引起光敏感细胞死亡,再引起视网膜黄斑变性,继而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而这种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美国环球通视公司分析师保罗·格雷称:“父母很早便告诉我们,孩子看电视或电脑屏幕太长时间不好。所以‘安全’屏幕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人们担心蓝光技术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后果,这是杞人忧天还是有科学依据呢?法国巴黎眼科研究所研究员塞尔日·皮科对此有更多的测量方法。他说:“对于我们所接触到的屏幕,我们不应如此害怕!”
皮科于2013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提取了猪的视网膜细胞标本,并让其与不同波长的光进行接触发现,波长在415至455纳米范围的光会杀死细胞。
换句话说,深度蓝光才对眼睛特别有害。然而,科学家们称,人们必须明白,与太阳光的密度相比,屏幕所产生的光的密度仍很弱。
皮科说:“那些害怕屏幕会造成伤害的人,在海滩上他们会戴太阳镜吗?”
法国医院的眼科医生樊尚·瓜利诺也认为:“我们不应该害怕屏幕。真正的问题是过度用眼。”他警告人们不要盯着屏幕看6小时以上。
儿童的眼睛最脆弱,因为儿童的视网膜很干净并且要用上40或50年以上。
对于那些不得不接触屏幕的人,瓜利诺建议他们戴上特殊的眼镜过滤蓝光。这种眼镜在日本很多地方有卖的,法国眼镜制造商依视路光学公司也提供可以屏蔽掉有害光线的特殊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