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当下正在进行裁员计划,准备削减1.2万人,约占总员工人数的11%,这对于在移动市场表现不佳的它来说,裁员算是一个正常的重组计划,不过这当中有一个现象却值得中国思考,那就是它视40岁以上的员工为老员工,这次裁员的主要员工也是这类年龄的员工。
据Intel公布裁员数据,在美国要裁掉的员工中有近八成超过40岁,超过40岁被裁掉的几率是40岁以下员工的2.5倍,而且年龄越大被裁掉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实在美国硅谷,35岁以上就被视为老人,有一份数据调查显示,美国风投更看重35岁以下的创业者,这类年龄的创业者获得的风投金额接近35岁以上创业者的两倍。
目前Intel有50%以上的美国员工都超过40岁,这对于一个高科技企业来说显然不太合适。去年底,一份数据显示美国两大高科技公司Facebook和谷歌的员工平均年龄分别为28岁和30岁,这比Intel的员工平均年龄34岁年轻了不少。20几岁是最抢手的年龄,扎克伯格曾说“年轻人更聪明”而谷歌公司称那些超过40岁的员工为“Greyglers(大龄员工)”。
Intel等美国企业对待老员工的做法提醒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和他们的员工们。其实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也是非常重视注入新鲜血液的,例如华为就实行残酷的末位淘汰,如今华为的工号已经排到30万之后,但是员工总数为17万左右,可见淘汰的员工数量是有相当大的比例的。
2012年曾有数据指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9岁,2011年百度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2014年腾讯的微信团队员工平均年龄为27岁,2012年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为27岁,均可以看出中国的这几大高科技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年轻化。
事实上,相比起老员工,年轻员工确实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并且为了获得发展机会工作也往往回更加努力。目前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加班现象普遍都比较严重,面对强力的加班,显然年轻人拥有旺盛的精力也能更好的适应这种环境。当然这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员工过劳死的问题,这提醒着高科技企业在使用年轻员工,挖掘他们的潜能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措施,避免员工劳动过度导致类似的情况出现。
Intel的这次裁员现象以及美国企业采取的类似举措,意味着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了十多年时间后,他们也会开始采取措施淘汰老员工,引入新员工,这对于企业和他们的员工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