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8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宣布在最新的手机百度6.8版本中,推出全新的机器人助理“度秘”(英文名:duer)。
现场,李彦宏展示了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流畅操作过程。同时,他提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最火的互联网领域是O2O,越来越多和生活相关的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连接而产生。而服务种类更加细分垂直。过去的360行正在裂变成3600行,与互联网产生更加直接的连接,但没有一部手机能装下所有的APP。
据介绍,目前“度秘”已在餐饮、电影、宠物三个场景提供秘书化服务,很快将延伸到美甲、代驾、教育、医疗、金融等其他行业中。“度秘”有可能成为一款单独的App,甚至升级为“度秘”机器人,以实体落地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服务。而这些服务,是在广泛索引真实世界服务和信息的基础上,依托强大的搜索及智能交互技术实现的。
在整个O2O战略布局和实施过程之中,李彦宏其实遵循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路:只有将现实世界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服务接入到自己的平台上,它才有了转向现实的基础。
随后,李彦宏在2015年年初人大提案中提出的“中国大脑”概念,如今也变得顺理成章了——它和百度未来的发展战略相联系起来。他当时的提议是设立“中国大脑”计划,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军事和民用机器人技术等为重要研究领域,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
实际上,百度的人工智能理念是通过为机器设置“目的”,然后根据与用户的输入数据以及反馈互动数据,为用户建立起更为智能的服务体系。它的理想是超越传统的搜索与识别,识别更多维的信息,这里面包括了语音、图片、视频、地理位置、所处的业信息等等,最后百度通过大数据做出智能分析后为用户返回结果——如果将这一能力目前应用于它所搭建的O2O服务平台的话,用户在通过百度提供的检索功能,查找那些日常需要的服务时,比如送餐、洗衣等等,他们的方式、速度和工具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搜索与大数据都是个长期的工作,它和市场份额是正相关的——百度有这方面的绝对优势。
因此,尽管之前外界频频质疑百度在O2O烧钱到底有没有意义,但它自有打算:选择接入的服务、收购的企业类型和为此所干的苦活累活(地面接入工作),都是为了其背后的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研究服务的——如果仅仅是为了O2O而O2O,那就真成没有意义的烧钱了。
最终,到了“交付”阶段,在向用户提供这些服务和检索结果的时候,百度大规模投入的人工智能技术还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建立各种关联,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支撑。这一点,百度的APP“度秘”提供了交付的界面。
百度世界的现场还有个小插曲,李彦宏用百度的度秘给自己打了辆车——优步的CEO应声而出……消费者当然不可能摇出个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但是未来通过“度秘”寻找想自己需要的服务时,他们的搜索依据可能将远远超出文字、地理位置与目前所依赖的一系列工具,他们得到的推荐也是更丰富和更贴近个人需求的。
李彦宏早就说过,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只有刺激消费才是最优质的经济增长方向和动力——这样一来,在连接人与服务上,人工智能+O2O已经成为百度的核心竞争力。
成立不到一个月,在YC亮相,拿到红杉1200万美元融资,估值超过4000万美元,这是美国初创公司“Magic”的故事。在今年3月Magic出来之前,中国在“私人助理”服务领域开拓的创业公司大概有5家左右,而现在国内的玩家已经增长到至少25家。
今天,这个领域又多了一个重磅玩家——百度。
对于Magic模式的初创公司来说,扩大服务提供方、通过技术取代人工客服、获得大量真实用户,都是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但在这几个方面,百度具有优势。
百度副总裁王海峰进一步透露了该产品。他认为,现在是有不少创业公司也对这块内容感兴趣,但商业化的全网大型引擎技术要求还是很高的。服务和用户都需要打标签,所以他认为,度秘的根本在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反复确认。度秘的商业模式也不是竞价排名,而是要在O2O的语境下谈。“之前我们请部分用户开通了机器人,聊天卖萌什么的,现在是要接入服务能力了。”
也就是说,度秘诞生在索引真实世界基础上,具体而言具备三大基石,分别是接入、索引和交互。完善的服务生态和强大的索引能力是度秘和人智能交互、为人提供服务的支撑。
此外,百度还正式发布了服务提供商统一、便捷接入百度生态的入口——“百连”平台,传统商家连接这个入口就等于拥抱“度秘”带来的智能服务时代。
未来,“度秘”所代表的智能服务搜索能力将无限延伸,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等多个生活场景之中。商家们共享“度秘”强大的服务分发能力,迎接机器人智能服务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