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仿佛都陷入了裁员风波,然而带来的并不都是坏消息,据媒体报道,惠普在近期进行的变向裁员动作就引起了国内外的人才哄抢现象。
据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惠普在此前强迫数百名员工要么选择大幅降薪,要么选择不拿补偿自动离职后,如今又对先前的政策进行了部分的调整。当前惠普正在与这些员工就新协议进行谈判。这些员工将能够获得新的工作,且工资与在惠普工作时相同,不会对其进行减薪。
惠普员工透露,这份工作协议不准许讨价还价。如果员工拒绝,就需要从惠普离职,但将没有资格获得此前被裁员工获得的补偿。惠普此前向被裁的数万名员工提供的离职补偿为:每工作一年,可获得一周薪酬。不过接受了新工作协议的员工,也将会失去其它福利。
惠普并不仅仅是把企业服务部门的员工转变成为了合同工。惠普上月也曾把绝大多数的小时工转变为合同工,让他们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德科集团(Adecco)重签了聘用协议。消息人士透露,在德科集团聘用了这些员工之后,部分人得到了加薪和升迁,但也有人被降职或减薪。
但是在惠普企业服务部门的员工与Ciber重签协议时,他们的工资较在惠普工作时和职业招聘市场提供的工资低出了许多。有消息称,Ciber对部分惠普企业服务部门的员工减薪30%,还有些人的年薪减少了2万美元。举例来说,在惠普工作10年以上的程序员年薪约为7.6万美元,但Ciber向他们提供的年薪只有4万美元至5万美元。正因为如此,许多惠普企业服务部门的员工均未接受新的聘用合同。
消息人士透露,在BI连续多天报道此事之后,惠普与Ciber重新就员工聘用问题进行了谈判,要求Ciber做到不减薪。
惠普发言人就此表示,“惠普已采取额外的措施,来确保受影响的员工得到适当的补偿。”
而在中国,继雅虎北研中心关闭引来腾讯、百度等20多家互联网公司抢人之后,同一场景近日在惠普再次上演,小米、京东、滴滴打车等20家互联网公司开出薪酬不设上限的条件,目标锁定将被裁员的惠普员工。
据了解,今年5月份,清华紫光与中国惠普达成协议收购惠普旗下EG企业集团和惠普华三业务,这份收购协议致使惠普EG企业集团旗下的2700名员工将要离开惠普,其中不少人是软件开发员、硬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
听闻此消息,20家互联网公司迅速带着岗位来到惠普大厦,并在隔壁的招商局大厦一层咖啡馆办起招聘会。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各抢人公司所列出的职位需 求多为架构师、设计师等技术类岗位,开出的薪酬至少在1.5万以上。“这么多人才,惠普不要我们要,用尽手段也要抢到。”蓝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杨 思亮兴奋地说,半小时已经接待了10多个惠普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