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增速开始放缓,台湾芯片产业也开始主动调整,通过整合和并购,寻求提升市场份额,或是寻找手机之后新的芯片产业舞台。
在过去几年的爆发式增长背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出现了放缓。美国科技市场咨询公司IDC预测说,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速将会降到10.4%。在全球最大智能机市场中国,上半年已经出现了将近一成令人吃惊的萎缩。
据日经新闻报道,台湾半导体行业的整合和并购最近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作为手机芯片两大巨头之一的联发科,计划收购逻辑芯片厂商立锜科技(Ritchteck)科技公司。另外,全世界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剧透日月光集团,已经向一家对手发起了敌意收购计划。
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芯片产能占全球市场约五分之一的台湾企业开始焦虑。一方面国际大厂纷纷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的长期投资和实现营收增长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受政策影响台湾厂商无法大规模布局中国大陆市场,加上台湾的人才和技术流失造血能力下降。台湾半导体面临衰落,空间上的优势将被摩尔定律的演进削弱。
虽然半导体市场仍在增长,但是由于台湾半导体产业主要依赖智能手机,因此目前陷入了被动中。今年从五月份开始,台湾地区的电子出口已经连续下滑,八月份下滑的速度高达11.4%。
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萎缩的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也出现了放缓,去年30%的高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
台湾芯片产业高层认为,最近包括Intel与Altera、NXP 与Freescale,以及中国紫光集团(Tsinghua Unigroup)与美光之间的合并收购消息,显示这些大厂的目标是在产业迈向成熟的同时确保生存力,因此他们呼吁台湾政府能放宽当地厂商前往中国投资的限制。
“Intel、NXP、Qualcomm等厂商的技术都比台湾(厂商)先进;”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在不久前的股东会后私下表示:“这些厂商都在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如果台湾厂商一直受限制,将会被边缘化。”联发科技目前是排名全球第三大的芯片设计厂商。
台湾政府对本土芯片厂商投资中国的限制,是基于可能会使得职缺与技术外流的忧虑;两岸分治的情况已经长达七十年,台湾一直自给自足,中国却始终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过有人认为,台湾政府保护本土产业的策略,有可能反而不利于己。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统计,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同比萎缩了4%。对于台湾手机芯片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
台湾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个中心,许多大公司仍然由第一代创始人领导,这阻碍了半导体产业的整合重组。其中在没有生产工厂的芯片设计领域,台湾分布着大大小小一大批公司。
不过智能手机开始放缓或萎缩,台湾芯片厂商需要通过并购,来寻找下一个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