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发展之快完全可以用超乎想象来形容,其不仅应用在家具、建筑、军事领域,其在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更是让人欣喜。日前,3D打印技术又在疾病治疗预防领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名54岁的西班牙癌症患者,在自己的胸腔内植入了3D打印技术制成的世界上首个胸骨+肋骨的一体式植入物。同时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完全根据患者的特征来量身定制的3D打印人体植入物。
为了能够完成这个一体式植入物的替换,西班牙Salamanca大学医院的医疗团队首先联合Anatomics公司。利用该公司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精确地进行了患者的胸壁和肿瘤的三维重建。
这样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最为准确的资料,外科医生根据资料能够确定手术中需要切出的范围。同时,利用CT扫描数据创建了3D打印模型,而后通过Lab22价值130万澳元的Arcam3D打印机进行打印。随后,打印出来的金属物被迅速送往西班牙的医院进行植入。
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利用3D打印机打印金属钛进行人体植入,但如此大体积的人体植入还是第一次。权威人士表示:“人体的胸腔构造之复杂,对于植入与再造来说难度非常之大。并且更为复杂的是,胸腔部分植入物的形状以及设计细节,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据悉,在实施手术后的第12天,病患的身体已经开始恢复。希望此项技术能够解除更多病患的痛苦。
再将视角放到我国,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注册批准。该产品也是国际上首个通过临床验证后获得注册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假体,标志着我国3D打印植入物已迈进产品化阶段。
本次获得CFDA注册的人工髋关节产品属于三类骨科植入物,是我国监管等级最高的医疗器械产品,是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克、刘忠军、蔡宏医生和国内最大的人工关节生产企业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2009年,张克作为骨科关节组负责人带领团队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历经3年,研制出我国首个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2012年6月至今,北医三院等5家医院,共完成了32位患者接受3D打印人工髋关节手术的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未来,如果患者的髋关节出现问题,需要手术置换3D打印的人工髋关节时,只需所住医院的医生收集其相关影像数据,传送至拥有3D打印设备的专业公司,医生和工程师可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重建三维立体模型,输出至3D打印机,即可打印出该患者需要置换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