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同样也是毕业生求职季。据了解,2015年高校毕业生有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可谓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据数据显示,在2015年已签约的应届毕业生中,大学生毕业一年离职率为38%,而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三年内的离职率为70%。
有高达75%的大学生表示,就业时的信息十分不对称。一方面是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十分有限,大学生缺乏对企业以及从事职位的深入了解,稀里糊涂、随大流地就业;另一方面是招聘企业在前期将企业描绘得很好,以此来吸引人才,但等到大学生们真正进到公司后才发现,其实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般,现在中存在巨大的落差。
另外,有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时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认识,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职业,从而丧失了一些较好的就业机会。因此一定要先弄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及不足,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充分了解职业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从企业的角度,招聘也很难。毁约率和离职率都非常高。数据显示,经过几轮面试,有24.3%的毕业生会毁约。而另外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现象是畸高的离职率,大学生毕业一年的离职率基本上达到38%,与其他国家相比是难以想象的。
而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三年内的离职率为70%。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离职率也是非常高的。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这样高的毁约率与离职率,对学生是一个浪费,对企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浪费。同时,也排挤了其他的一些学生找工作的机会,所以这是一个对就业市场非常不健康的现象。
那到底该如何破除呢?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现在大学生就业应该从“简历时代”“包装时代”过渡到“能力时代”,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就业能力和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