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随之充电桩基础也迎来投资热潮。日前,宝马与乐视相继发布了充电战略,将在国内启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据悉,宝马到明年底将建设超过1000个即时充电TM充电桩。而乐视则通过数千万的投资,入股充电桩企业,提前布局市场。分析指出,与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相比,充电 桩鼓励力度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2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仅3万个,充电桩规模远达不到使用需求,未来5年,其产业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举措。而如果电动汽车要实现全民化,主要制约因素便是如何完善电动汽车后市场生态链。作为电动汽车生态链上最关键的一环,国内充电点建设一直存在布局不合理、信息共享度低等问题,尽管充电桩数量以飞的速度“前行”,但不免有因充电点地点不恰当等多种原因出现了部分充电点资源浪费、使用率过低,而部分充电点又经常出现车主排队等充电的情况。
据统计,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1303辆,销售18054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3.5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121辆和 12085辆,同比分别增长3.8倍和6.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82辆和5969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1.6倍。
有调研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2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仅3万个,充电桩规模远达不到使用的需求。有机构预测,到2016年充电桩产业规模将达到330.78亿元,到2020年可达到1000亿元。
分析指出,正式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让车企看到了未来庞大的市场需求,不过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的鼓励政策,推动市场的加快发展。
“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家财税补贴从全球上来说是最强,但是主要集中在车辆。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上没有直接的补贴,只是根据示范城市在基础设施投入的 强度给予适当的奖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表示,建议在基础设施上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央财政甚至地方的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