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财经开始用机器人写稿”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和议论,人们纷纷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记者要下岗了?其实,这并不是机器人写作的首例。去年7月开始,美联社开始用数据机器人撰写公司财报,LosAngeles Times、Yahoo、体育机构NFL等新闻媒体都在使用数据机器人撰写新闻。
这种能将数据挖掘分析整理并按照既定的格式生成报告的机器人,早已摆脱了扮演角色的条条框框,它可以是快速完成零差错财报的会计师,还可以是对突发新闻报道“更快、更准”的记者。请尽情发挥想象力为它打造下一个可能的角色。
美联社的机器人应用更接近于自动化技术报道公司业绩。这也说明机器人写稿的核心仍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即从浩瀚的资讯中找出最可能受市场关注的那部分,通过算法,用人们能够接受或新闻报道要求的格式呈现出来。
这种技术与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百度新推的电脑秘书“度秘”类似,就是计算机自我学习和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但大数据分析有局限性,只能从现有的信息中“拼凑”新闻,要根据线索挖掘故事,或通过文字展示情感偏向,依然无法取代人类。
既然数据机器人的技术日臻完善,“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这一角色终有一天会受之无愧。但是,在真正成为“超级英雄”之前,数据机器人早已潜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许多不解难题的救星,比如前文提及的快速实现财务报告的“零差错”,比如新闻报道的更快、更准,甚至可以利用它破解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新时代下,你会欢迎数据机器人来“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