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可能还记得《星际迷航》中神奇的复制器和《十二生肖》里中国宝兽首的复制,电影中神奇的3D打印技术现在已经走入生活。例如,3D打印汽车、3D打印头骨、3D打印心脏及3D打印假肢等。而当3D打印技术应用到食品加工业时,就实现了美食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2011年,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D巧克力打印机,食物3D打印技术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要了解3D美食是如何被打印出来,就需要了解3D食物打印机的运行原理。很多人可能就会问,3D食物打印机是不是很复杂,这可是高新科技啊。其实,3D食物打印机的原理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只不过是把原料换为食材,再对3D打印机改造成适合食物烹饪。
3D食物打印机是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成型的食品制造设备。设备包括食品3D打印系统、操作控制平台和食物胶囊三大部分。将可食用的打印材料放入食物胶囊里,再将食谱输入机器,按开启键,喷头就会通过熔聚成型技术,按照预先设计的造型将食材层层叠加的方式“打印”出来。
到目前为止,可以成功打印出30多种不同的食品,主要有六大类:糖果(巧克力、杏仁糖、口香糖、软糖、果冻); 烘焙食品(饼干、蛋糕、甜点);零食产品(薯片、可口的小吃);水果和蔬菜产品(各种水果泥、水果汁、蔬菜水果果冻或凝胶);肉制品(不同的酱和肉类品);奶制品(奶酪或酸奶)。
3D巧克力打印机目前是所有3D食物打印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最先开发出的3D食物打印机便是3D巧克力打印机,美国和中国都有公司开发了相关的产品。

披萨这种“打卤馕”是中西方都喜爱的一种美食,今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决定投资12.5万美元授权一家厂商研发可以打印披萨的3D打印机,以改善宇航员的膳食水平。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第一层先将粉末糊和成面团,其被打印在炽热的铁板上,这样就可以立即对比萨的底层进行烧烤;然后与油混合后的蕃茄糊粉加在披萨面饼之上;最后再加上一层蛋白质,这样一张3D打印的披萨就出炉了。

3D食物打印技术迅猛的发展,已经给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有人担心3D食物打印技术会让厨师失业。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相比较传统的食品制造业,3D打印食物可以省掉许多麻烦,但真要论及烹饪,3D打印技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特别是要做精益求精的中式美食,3D打印机就更是摆设了。但是对于像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快餐行业,或是作为家中的食品辅助设备,3D打印技术还是有不少用武之地的。
3D食物打印技术可以为儿童、老年人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如德国一家公司推出一款“Smooth food”的3D打印食品,其将液化并凝结成胶状物的食材打印出各式各样的食物,容易咀嚼和吞咽,很可能成为老人护理行业的革新者。
另外,3D食物打印技术还可以利用全新的食材,如藻类、甜菜叶及昆虫这些可持续的资源提取营养物质,做成非传统食品,这也许可以缓解全球粮食不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