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是一名猎头,主攻互联网行业。一周前一直在跟的候选人李先生终于入职了,想着要了解下候选人入职后的工作状况,Mark给李先生打了通回访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李先生说正打算要离职……
这份工作是在一家网贷公司做技术开发,薪资待遇、发展空间李先生都很满意,为什么刚入职一周就要离职呢?
原来,这家网贷公司涉及到催债的业务,偌大的办公室里常常听到催债部门的员工用各种方式电话要债,尽管这跟李先生的工作不发生直接关系,但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李先生是不愿意的,他要离职。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公司、这种工作环境毕竟是少数,但根据相关调查,新员工入职后短时间离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作跟想象的不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求职者对公司不够了解,可能只停留在公司是干什么、需要我去做什么,而对公司实际的情况并不知晓;二是求职者的“想象”跟现实有偏差,从而在入职后开始工作了,才看到现实中的工作具体是什么样的,从而产生心理落差。

“跟想象的不一样”相信是很多人都会在投入的一份新的工作后产生的看法,只不过这个“不一样”的程度有高有低,差距过大时你就会考虑离开了。
尽管“想象”的这个动作主体是求职者、是候选人,但猎头却可以通过更细致的服务和沟通,让候选人对其所将面对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让其脑中的想象跟接近现实。这个工作要从两方面入手:
1、客观地介绍工作机会,不过度包装,不虚假宣传。很多猎头都有这样的坏习惯,为了让候选人考虑某个工作机会就过度夸大这个机会有多好,公司多有发展前景,公司氛围有多棒。而这些都是候选人在面试环节无法马上确认的,甚至是需要入职了开始工作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的,所以很多候选人就信以为真。结果在入职后发现根本和猎头介绍的不一样,这时再提出要离职不仅损害了企业和候选人的利益,同时猎头也得不偿失。又要重新找候选人,又在企业和人才双方面失去了信誉。
所以,猎头在介绍工作机会时,要客观地、深入地进行说明,即使是公司的一些劣势方面也不妨提出来,让候选人心里有个底,同时也可以测试下他对该职位的意向有多少。
2、协助候选人进行现地面试,直接感受公司。很多制造业企业会安排候选人面试后参观企业,包括工厂、办公楼、食堂等等,很多候选人即使在完成了面试时都对公司没有很全面的了解,并且更多讨论和沟通的是专业技术层面的内容,而现地的参观可以让候选人直接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也可以让候选人省去一些“想象”,直接看到。猎头可以协调企业预留一些时间,让候选人直接感受下公司,这比再多的介绍都给力。
求职者/候选人在选择新机会时,常常要面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就会去“想象”一份新工作是怎样的。这时猎头要发挥作用,尽可能帮助候选人获得全面的信息,减少对新工作的不确定性,如此我们想要的结果就有更多的可确定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