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HR之父的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是最早提出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概念的人,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管理大师。
尤里奇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源的四个角色这个概念。也就是作为HR,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

角色一 业务战略合作伙伴
尤里奇说,“我并不认为人力资源部应该制定战略。制定战略是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责任,而人力资源主管只是这个团队的一员。然而,要想成为高管层的合格战略伙伴,人力资源主管应该推动和引导一些认真的讨论,大家共同研究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执行战略。
对人力资源部而言,成为战略伙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因此它可能需要具备新的能力和技巧。例如,人力资源部员工可能需要更多培训,才能在组织审查工作中做出深入的分析。最终,这些新知识将帮助人力资源部满怀信心地为管理层创造更多价值。而在不远的将来,把人力资源部当做战略伙伴的这一新理念必然会带来实际的商业利益。
角色二 行政管理专家
多年来,人力资源部的职员总是被看做行政人员。然而,作为行政专家(administrative expert)这个新角色,他们需要摆脱传统意义上制定规则和维护制度的警察形象,同时又要确保公司的各项日常工作都顺利进行。为了从“行政人员”变身为“行政专家”,人力资源部必须提高它们自身和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在人力资源里,有很多流程可以更好、更快、更省钱地完成。担当起新角色的人力资源部,它的工作之一就是发现并改进这些流程。一部分企业已经承担起这些任务并收到了喜人的效果。
角色三 员工代言人
如今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求都要高。公司总是要求员工以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传统的雇佣合同通常会以工作保障和升职计划的内容为主。但随着公司逐渐放弃旧式合同,取而代之以对信任的苍白承诺,员工对公司也就同样报以不信任的态度了。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变得更像一种交易。他们付出的只是时间,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在新角色中,人力资源部有责任确保员工对公司的积极投入——让他们对组织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愿意为之贡献全部力量。过去,人力资源部通过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来制造这种情结,例如组织野餐、聚会、联合募捐活动等等。
角色四 变革发动器
借用一句话,变化无所不在。由于全球化、技术创新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如今的变化速度更加让人头晕目眩。商界中赢家与输家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否跟上这种变化速度。胜者能够很快地自我调整、加紧学习并迅速采取行动,而败者却试图掌控变化,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正如前文所述,新的人力资源部的第四职责就是帮助组织形成应对变革和利用变革的能力。变革项目可能包括建立高效能的团队,缩短创新周期,或者应用新技术,人力资源部要确保这些项目及时得到界定、开发和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