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宁愿高薪招聘也不给员工升职加薪?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小编很久,以前当我想不通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会用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例如:公司需要外部人才,因为他们掌握着不同的技能;现在的工作哪怕给老员工加工资,他们也不一定做得完;不停招聘外部高薪人才说明公司在发展不差钱;既然不给内部老员工加薪水,肯定是内部老员工工作不好… …
但是仔细想想上面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公司是真的宁愿高薪聘请外部人才,也不给内部员工加薪升值?还是有更深层的“苦衷”?为什么?看小编给大家一一解读。
1、KPI,都是指标惹的祸
作为HR,必须保证在预算没有较大波动的前提下,还要同时快速而有效地招到优秀的人才,这就是我们的KPI(成本控制率、招聘完成率)。为了完成KPI,我们常常在公司岗位出现空缺的时候,选择对外招聘。这就意味着KPI已经把我们锁定为宁愿高薪聘请外部人才,也不给内部员工加薪升职这个问题的“罪人”。
虽然说这个问题出现的源头可能是战略上的,也可能是领导意识上的,但是我们HR恰恰确是这个问题产生的“帮凶”。
2、矛盾,一个个赤裸裸的现实
公司内部真正掌握给员工涨薪水的权力的人:企业老板/企业高管/企业HR;
公司内部需要负责控制员工薪水的人:企业老板/企业高管/企业HR;
不幸的是负责涨薪和控制成本的人是相同的,这就好比你在球场上,你是球员又是裁判,球队赢不赢球就看你的喜怒哀乐了。
那么矛盾就产生了,内部员工加薪升职,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很难体现和量化,领导容易问,你部门增加了成本,价值和成果在哪里?你说提高了稳定性,你觉得领导们会被“稳定性”这三个字所打动吗?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不给员工涨薪却高薪聘请外部人才的问题,是不是就很好解释了。
3、薪酬,要不公开要不严守
我们现在很多公司的薪酬保密问题非常滑稽:想公开又担心副作用,想保密又会守不住。他们常常走在纠结公开还是保密的路上,然后纠结得越来越远。所以就导致了员工在私下传播薪酬信息,而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严重了就杀鸡儆猴一下。这样的问题产生的后果就是:负面情绪→离职→再招聘→负面情绪→离职→再招聘,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4、制度,制度也是“杀人”工具
小编见过的所有公司,我说的是所有的公司:涨薪水是按原薪水比例计算(例:原薪水5K,增长20%,变成6K);这样做确实能够控制成本也易于管理,但是致命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一旦当企业的预算达到上限,优秀人才就无法加薪。这就代表着涨薪变成了按照制度规定,而不是按照员工能力水平和贡献涨薪水的。这看起来好像合情合理,但是实际上是多么的荒谬。荒谬的行为就会导致员工离职,HR救火,需求紧急,高薪聘请外部人才的剧情再次上演。更可笑的是高薪招聘来的人可能是原来辞职那位能力的二分之一,是辞职那位薪水的两倍。
一系列的问题产生的源头就在制度上,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制度规定的。
5、时机,有时候并不是一刀切
曾经有一期《哈佛商业评论》讨论过关于企业的优秀人才是空降好还是内部提拔好的问题。他们根据1000名企业高管访谈和问卷得出一个结论:当企业处于发展或者稳定时期,内部提拔效果比较好;当企业初创活着遇到危机时,外部聘请比较好。
所以说,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一刀切说“宁愿高薪聘请外部人才,也不给内部员工加薪升职”,关键还是要看时机。但是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的一刀切行为在于就是不给内部员工涨薪,也要去外部聘请人才。这样确实很悲剧!
最后小编想说,今天所陈述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劳资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点,多少年来我们的管理前辈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现在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凸显,我们是不是要更加重视起来了呢,说不定我们用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到更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