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常常有这样的困扰——每天要收到大量的人才简历,需要从中筛选出符合公司标准的实在不容易,有时看简历挺合适但一面试就发现不对。同时人才简历往往并不能将一个人的优点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HR也怕会遗漏掉好人选。HR究竟该如何精准筛选简历呢?
1、审查客观内容
简历的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主观内容和客观内容。在筛选简历时注意力会放在客观内容上。客观内容主要分为个人信息、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四个方面。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学历等;受教育经历包括上学经历和培训经历等;工作经历包括工作单位、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参与项目名称等;个人成绩包括学校、工作单位的各种奖励等。主观内容主要包括应聘者对自己的描述,例如“本人开朗乐观、勤学好问”等对自己的评价性、描述性的内容。
2、判断符合岗位的技术要求
在客观内容中,首先会注意个人信息和受教育经历,判断应聘者的专业资格和经历是否与在空缺岗位相关并符合要求。如在受教育经历中,会特别注意应聘者是否用了一些含糊的字眼,比如没有注明大学教育的起止时间和类别,这样做很有可能是在混淆专科和本科的区别,等等。
3、审查逻辑性
在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方面,会注意简历的描述是否有条理,是否符合逻辑。 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单位和一些高级岗位,而他所应聘的却只是一个普通岗位,这就会引起注意。比如另一份简历中称,自己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什么成绩,获得了很多的证书,但是从他的工作经历中分析,很难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样的简历也会引起注意。如果能够断定在简历中有虚假成分存在,就可能直接将这类应聘者淘汰掉。
4、整体印象
通过阅读简历,会看看简历是否留下了好的印象。 一般而言,有明确的职业定位的人都会限定在某个行业内,假如简历上行业跨度大,不具有相关性,则可以看出此人职业定位模糊。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后,会收到大量的求职简历。对于一些比较受求职者欢迎的用人单位来说,每年收到的简历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计算。招聘人员面对大量简历,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挑选出合适的应聘者进入下一轮测试,对于有效的招聘来说有着决定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