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入本期话题之前,请先思考一个问题:
你在靠什么工作?
▼
过去,我们常常把工作简单地分为体力劳动,比如工人、农民,和脑力劳动,比如老师、律师。然而在这两类之外还有一类常常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就是情绪劳动。
什么是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是指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例如:银行内负责办理储蓄业务的员工,必须表现出礼貌和耐心;酒店的服务员,即使被惹怒了,也要表现出微笑来迎合顾客。(来自百度)

情绪劳动简单来说就是你需要为服务对象提供特定的情绪,任何工作,只要涉及到人际互动就会需要进行情绪劳动,而猎头则是典型的情绪劳动者。
我们来观察一下猎头平时工作的情景:猎头需要接受HR挑剔候选人为什么能力这么差,也要倾听候选人抱怨面试官提问水平有多low,这些都是在情绪劳动中所要做的工作——成为客户的情绪垃圾桶,为他们提供发泄情绪的地方。
你或许会问,凭什么猎头要受这些气?那么也请你来回答一下,招聘这件事,HR可不可以自己来做?转职这件事,人才可不可以自己完成?如果可以,他们为什么需要猎头?
猎头存在的价值何在?
如今做猎头不是件难事,但真正专业的猎头、高效的猎头、高收入的猎头却还是一少部分人,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对猎头工作有一个深深的误会,他们把猎头和人才中介划上了等号。
他们以为做猎头就是找简历,工作内容80%以上都在跟简历较劲。上网找简历、下载简历,给HR推荐简历,然后就等着拿佣金了。是不是哪里不对?如果要的是简历,HR为什么不自己找?

HR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专业的顾问,一个可以减轻他们的招聘负担和压力的帮手,一个可以排解他们在招聘中遇到的不满情绪的倾述对象,一个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招聘难题的人。这是猎头的价值,这是猎头值钱的地方。
猎头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招聘中遇到的不满,而这一部分甚至占据了猎头六/七成的工作内容。
猎头除了要承担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要提供正面情绪的反馈。所有此类有标准服务规范的职业其工资实际上都包含了“情绪劳动”的回报,对情绪的要求越高,回报也理应越高,例如空姐的收入比火车乘务员高。这就是猎头成为高收入人群的重要原因。
当人工智能以疯狂的发展速度和渗透力影响着各行各业时,那些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工作将日益被取代,未来的工作本质都将是服务业。你进行情绪劳动的能力越强,你的服务水平就越高,也就越能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
从某种程度来讲,公司老板尤其是创业公司的老板也在进行着情绪劳动,而其对象就是员工。通过某乎被热议的话题【为什么现在的公司留不住90后?】的答案你可以了解到,如今的90后求职不再图稳定,而是追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说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一些创业公司如何留住人才,其中重要的方式就是给予这些员工足够的尊重和重视,足够的信任和认可,在员工困惑时给予疏导的情绪,在员工却步时给予鼓励的情绪,当员工获得了这些,他们会愿意在公司不够大、发展不够快等负面条件下也追随老板一起奋斗。
再例如我们常看到的矛盾重重的医患关系。这种矛盾的产生往往不是医生没有把病人治好,而是治疗中病人没有得到重视。“重视、关心”是病人需要被提供的情绪。如果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与病人及家属进行稳定有效的、诚恳的沟通,那么即使结果不满意,家属也不会因此埋怨医生。
最后转换到猎头,猎头对于HR和人才所需要提供的就是专业的猎人服务和转职指导,同时承担在招聘中当人职不匹配时双方产生的负面情绪。当你进行情绪劳动的能力越强,你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最后提一个问题,身为猎头你拥有高收入了吗?(手动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