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麻烦”与“被麻烦”似乎满足“等价交换原则”,而等价交换就是,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进一步说,“等价交换”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等价交换,而其中,就比如“麻烦”和“被麻烦”。

一、“麻烦”中的“等价交换”
我们害怕麻烦别人,同样的,也害怕别人麻烦自己。这背后其实隐藏一种“等价交换”的心理,总觉得我们麻烦了别人,自然要接受别人的麻烦。害怕一旦麻烦了别人,日后就要想方设法还这份人情。
其实,适当地给领导添“麻烦”,是一种社交协作,能为“麻烦”和“被麻烦”的双方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给领导制造“麻烦”,反而能让工作更高效
在职场中,遇到问题自己硬扛下来,而不是去找领导汇报,其实是不太明智的。偶尔给领导制造些“麻烦”,可以不让麻烦找上你。
举个例子吧,员工小C刚接手小程序的工作,上司A总便让做一份品牌方的方案,小C做好以后马上发到他微信上,但当天一直没有等来他的回复,小C心想,可能A总在忙其他事情吧,也不方便打扰,于是当天没有再追问。
结果过了三天,这件事还是没有下文……
这时,另一位上司B总来问小C,那份品牌方的方案做得怎么样?小C只好说:“方案三天前就做好了,已发给A总,但他一直没有答复。”B总顿时很严肃地说:“那你怎么不追问他?他可能把这事给忘了,你不必害怕麻烦打扰他,要记得提醒一下他关于方案的事情。你提醒他,说明你对这份方案上心,他不仅不会责怪你,反而觉得你这个人比较靠谱。”
B总的这番话,直接点醒了小C:领导有时候也需要被“麻烦”的。假如当初抱着侥幸心态,导致方案被拖延,领导完全可以说,是自己迟迟不反馈,到时候错的还是自己。
有时候,看似在麻烦其他人,但其实是在做“等价交换”,通过这种“麻烦”,你可以得到领导或者同事对你的认可和信赖,自然能更重用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