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2021年时,看到很多行业开始复苏的市场环境,很难想到2022年居然走的如此艰难。
从春节后上海的封城开始,到郑州、广州、深圳、西安、大连...好像2022年一整年都在封城——解封——再封城的节奏中走过,出行的困难在这一年更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企业经营和社会民生。作为招聘行业的从业者,更是最直观的感受到了企业的变化,裁员好像变成了各个行业的“接力棒”,从房地产——传到互联网——传到智能汽车——再到传到了各行各业。
但即使这样2022年依旧还有一些光,照亮了中国企业产品销售的全球化之路。在这个年终岁尾和大家聊聊阴霾中的这些光,希望更多的企业穿透阴霾抓住未来之光。

裁员与缩招的2022
2021年,行业政策持续利好,企业转型加速推进,技术革新不断突破,行业发展形势一片复苏之景,彼时很难想到2022年全球企业会走得如此艰难。复杂的经济环境促使企业开始注重降本增效,裁员和缩招就成为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方案。
2022年,仅科技行业公开宣布裁员的规上企业就高达1500余家:如大家熟知的小米、特斯拉、微软等,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和全球500强企业。注:规上企业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简称。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


从公开宣布裁员的规上企业数量上看,6月份开始一直在150-250家企业左右,后半年是2022年裁员的高峰。
下图中,我们还整理了部分规上企业裁员人数占比,可以看到,像科技巨头推特(Twitter)、有“东南亚拼多多”之称的Shopee甚至裁掉了一半以上员工。

如果说裁员是扎在我们心头的一把刀,缩招和停招则是浇灭我们内心热情的一盆冷水。
脉脉最新统计,2022年规上企业招聘岗位缩减,新发布职位量同比降幅超21.67%。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在10月份暂停了研发以外的大部分职位的招聘,目标是削减开支。
莫泊桑曾说过,“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2022年固然颇多阴霾,依旧还有一些光,照亮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

招聘行业看上去是帮助企业找到人的服务行业,但本质来讲,是为企业提供“核心生产力”的资源端口。从企业招聘需求的兴衰可以最直接感受到市场的冷暖,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智乐聘的职位发布数据,也能印证外部环境的变化:2022年智乐聘平台规上企业传统的技术研发、制造类岗位下降幅度均超过50%,相反销售类岗位增长35%,而其中中国企业海外销售岗位涨幅达到550%,通过这些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招聘市场的变化。

第一、研发制造类岗位大幅缩减
简单直接的印证了企业在成本控制和长期投资领域格外谨慎,特别是在汽车、家电、互联网、房地产、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制造更为严重,基本都出现了整个行业的裁员趋势。企业从前些年的面向未来大笔投入逐步倾向于保住当下的开源节流。
当然,像半导体、光电新材料、新能源这些国家重点投入的板块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大幅招聘研发人员的行业。以半导体为例,去年智乐聘平台发布半导体岗位增幅超过140%,增幅原因主要来自政府扶持。包括我国在内,各国政府都有产业扶持和补贴政策,2022 年尤其多。
美国与欧洲也相继出台芯片补贴法案:美国计划在5年内补贴2800亿美元,欧盟拟在 2030 年前投资超430亿欧元。而我国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向半导体行业投资1700多亿元人民币。各国都在以财政、行政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巨额资金支持特定产业。
据我们半导体业务负责人透露,截止到发稿前,我们的客户京东方已拿下大部分iPhone 15与15 Plus显示屏订单,最快将在2024年击败三星与LG Display成为新款iPhone的最大显示屏供应商。这也许也是2023年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机遇之一。
但话说回来,基于目前各大规上企业已经梳理的预算情况来看,大部分行业,长期研发成本投入疲软,跨越寒冬仍旧是企业的核心主题。

第二、业务/销售类岗位热火朝天
相对于“成本单元”的缩减和控制,开源部分“业务类岗位”在2022年格外被重视,市场上业务型人才的争夺基本进入白热化阶段。
特别是2B类销售和电商直播领域的运营和销售类人才,仿佛进入不计代价争夺的情况,一个优秀候选手上同时4-5个OFFER变成常态化。就算是之前爆出来要缩招裁员的公司,其砍掉的也是花钱或者不赚钱的部门和业务,对于能给公司带来效益,销售岗位这种赚钱的人才,他们依旧是照招不误!
每一个企业都把开源增收放在了战略的核心点上。
从猎聘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各公司业务调整所带来的“业务类”岗位需求最为明显。
企业是否敢于加大力度投入,行业从业者快速倾斜资源,成为能否找到“优秀业务人员”的关键因素。
可以肯定2023年想等到好的“业务人才”主动投递几乎没有可能。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需要从这方面深挖人才需求并提前布局相关人才的储备,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自身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企业的价值和定位。

第三、海外市场的本土化销售招聘迅速升温
全球布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重要战略。展望 2023 年中国企业出海,人才的变化可能对于大部分行业从业者和企业来说“很隐蔽”。但因为智乐聘一直从事全球招聘业务,有着格外敏锐的嗅觉。
从智乐聘2023国际销售的岗位发布和交付来看,我们发现了两个核心变化:
1. 有海外业务的公司发生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式的转变
疫情导致很多企业的传统销售走不出去,展会参加不了,客户没办法见面等因素,传统的贸易型国际销售迅速被疫情击垮。
这种情况下快速催生了企业的用人战略变化“走不出去”——那么就“招进来”,招聘当地的员工去开拓市场,为我所用,中国企业的国际销售从“贸易模式”——迅速进化到“属地深耕模式”。

2.传统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希望借助出海,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因此,销售市场运营岗位的优秀人才将是出海企业迈入海外市场的急需人才。
这两种变化,让“国家销售经理”这个词开始在平台出现并在第三季度后集中爆发。
从“北美销售经理”、“欧洲销售经理”、“东南亚销售经理”这些热门区域开始,南非、巴西、中东、俄罗斯等逐渐扩大范围。
从我们2022年度的全球交付和客户回访来看,大部分客户都是先从1-2个区域尝试,而后迅速铺开更多区域的销售经理。远程雇佣一个属地的优秀销售开拓当地市场,然后进入遍地开花的状态。
对于大多数有出海野心的中国企业来说,全球目标市场的属地化“国家销售经理”,逐渐成为其在2023年的国际化战略支点。

以上这些印证了2022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同时也预示着2023年行业的趋势走向。从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值得探索的机会。
1.能够提供海外招聘资源的渠道和平台会遇到巨大机会。
从07年到现在,15年的时间让智乐聘从专注日本、韩国市场的企业成长为“整合全球猎头,实现全球招聘”的国家化平台。我们也在见证时代的变革。
领英从中国的撤出,使得国内过半企业HR可以依赖的海外人才寻访平台极其匮乏,也限制了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了解中国企业海外需求的渠道。
现阶段国内支持海外招聘的平台几乎没有,有一些平台包括智乐聘也在探索阶段,无疑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布局的变化是推动中国招聘平台全球化的重要支撑。

2.服务好中国企业走出去“劳资服务”的企业面对巨大机会。
每个企业走出去,涉及第一件事就是雇佣、发薪、劳资福利等问题,但是如果每个区域设立完整的分支机构显然成本问题巨大、可行性很低,那么具备“海外劳资服务”的机构,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雇佣”“发薪”“福利代缴”的机构会越来越多的接到中国企业的订单。
3.中国企业出海中的人才需求给具备“全球招聘”能力的猎头和猎企带来巨大机会。
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将更加迫切,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更加频繁,中国猎头公司也需要更加国际化,在引进高科技人才以及伴随中国企业出海带来的人才出海方面大有可为。
对于能够支持企业走出去→找到人,具备海外招聘能力的猎头行业从业来说,这无疑是较大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通过智乐聘这样的海外猎头平台接触海外的岗位,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与国际人才接轨;另一方面,积累自己在海外市场的人脉资源,做好职场迈步。
经济下行加上行业不景气,但我们看到很多猎头坚强地调整着自己的应对策略,亦或是眼前的与时俱进,亦或是放眼长远的自我投资,勇敢迎接机遇,静待明日花开。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送给大家: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2023年,随着疫情的放开,也终结了国境的限制,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国际市场的机遇同时回归视野,迎接变化、大胆尝试,HR和企业敢于用最好的人去拓展市场;猎头敢于拥抱变化,调整赛道。相信2023年会给每一个人都带来更高格局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