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已经开年,很多人都希望在新的这一年,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发生。回头看去已然过去的2022年,猎头行业充满波折与机遇,似乎也在等待一场变革。
尤其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浪潮翻涌向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出海之路,对于猎头而言,当国内各赛道愈来愈卷,猎头该如何跟企业一起乘上出海这艘大船呢?
我们邀请到了50余位海外猎头,与他们展开了一番讨论。他们有的是base在海外当地,对于外部环境由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么是一直在外企工作的外资猎头,切身实地的感受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也有顺应时代变换,投身海外寻访的猎头,在不断成长与突破。
以下为讨论精华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Q1: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出海了,那么海外候选人对中国企业的品牌认可度如何?
日本这边,较不出名的企业就不用说了,即使在国内上市甚至说胡润世界500强里,那些比较出名的企业,在日本的认可度都没有那么高。
我感觉一方面是日本的新闻舆论封锁,一方面中国企业也不像欧美企业那么会宣传,在日本市场的媒体宣传做的不够好,以至于大家对我国企业有一些误解。抛开政治因素,也是希望我们企业能在日本常用的一些社交媒体上多多发言,活跃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日本猎头Sanna、xiuxiu
中国品牌认可度的话,在韩国这边可能不作为重点,他们还是优先考虑中国企业的福利待遇是否跟韩国企业一致,他们会更现实一点,钱和福利到位了,即使是一些新生力量,他们也会考虑看一看。比如我前段时间在帮平台上的某上市半导体企业招聘半导体专家的时候,候选出身海力士,本来因为贸易战等因素他也有顾虑,但中国企业这边很有诚意,给了5年的合同和涨幅超50%薪资,候选也愿意接offer的。——韩国猎头Mr.L

我是台湾籍猎头,再加上在外资企业工作,公司也有新加坡的业务,所以我认为这要从两方面来看:因为海外也分外国人和华人。如果是外国人的话,大概就要先跟他讲一个品牌情况,受到欧美这边新闻的影响,候选人会觉得中国企业有一些问题:
第一,会随便的窃取员工的资料,第二,不太尊重员工,比如强制工作。所以一般跟外国人候选接触的时候,我们都会先针对他们的态度来介绍企业状况,如果他曾经有接触过中资企业会比较好。华人会好很多,作为华语圈,他们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会高很多,所以能接受华人的企业,我们也会优先推荐华人。——台湾猎头CC
Q2:海外候选人在接触中国企业时,更看重哪些因素呢?
客观来讲,欧洲和北美这边人的话,会更看重薪资的吸引力。因为很多欧美企业,员工的成长空间有限,那他们在接触到出海的中国企业时,这边的成长空间更大,我们企业一般都会给本地市场10~15%的薪资涨幅,大多数都愿意聊一下。——加拿大猎头QJ
如果说海外候选去中国的话,对韩国人来讲,看重的就是钱,年薪基本上一点儿五到两倍的年薪,然后工作内容匹配的话,基本上就没问题。——在韩猎头간
我操作销售比较多,我认为对于本地的韩国人,会比较看重在当地发展。在贸易这一块,韩国已经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企业希望是有当地资源的韩国人去开拓市场,但从韩国销售的角度来说觉得还是通过自己的管理在韩国设立分支机构,然后作为一个子公司的形式在韩国进行运营销售生意比较好,而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猎头猎头LI

其实日本候选的话并没有特别看重薪资,他们更注重稳定性,包括这个企业的氛围,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甚至是同事之间的相处等,尤其是我们一些【用完就扔】的企业,在圈子里口碑已经很差了,所以日本候选这边会很在意:合同期限。如果一年两年,那基本都不考虑。——日资猎头小文
在越南和柬埔寨,可能因为很早就有国内企业过来建厂,他们对于中资企业不排斥。但因为整体的素质问题,水平良莠不齐。大部分人连份像样的简历都没有,而且找工作的时候,容易眼高手低,既要求工资高,还要求title也高。所以我们肯定是睁大双眼,细细筛的。——东南亚猎头Momo
由于欧洲能源短缺的影响,英国人这边也开始看重薪资了,但最在意的还是中国企业这边是否尊重当地劳动法,让他们享受应得的休息时间。前段时间发生的tiktok英国分部罢工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错误操作案例。——英国猎头Sissi
Q3:现在海外候选的寻访难度有哪些?有没有一些技巧分享呢?
最大的问题是:1、比较难联络到:我有个在操作的俄罗斯候选,三年前我就跟他有联络,后来突然没动静了,因为俄乌战争,直到最近才联系上。2、不太好把控候选意向,因为确实也会有文化和交流不顺畅的地方。因为海外候选我们都是用英文沟通,那其实在沟通上面是就来自于你猎头本身对岗位的理解,能传达给他多少。
那技巧方面,像我们这次越南有候选,子凡跟他聊的时候,候选意向不太明确,我说那我来聊吧。我觉得说服候选的状况其实有很多种模式,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候选要的是什么?判断他的情况就几个要点,第一个钱多,再就是title高,公司未来发展。所以你要先了解他本身的病痛在哪里,你再服务给他什么药。猎头就像医生,你要对症下药。——台湾猎头CC
因为有一些候选是出国工作或者跨国工作,比如我在招聘欧洲销售代表的时候,候选人在德国,那区域性的销售代表是需要他到比利时、荷兰等地出差或者常驻的,所以意向确认有时会比较长,如果恰好企业有两个候选同时在看,就需要我们跟时间赛跑了。——欧美猎头老张

寻访难度我觉得主要还是跟行业有关系的,虽然我人就在海外,但像一些特定领域,它的人才库就这么多,基本上就是先到先得。后面想再挖出来,就只能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了,但我们能等,企业不一定能等。——美国猎头Andy
难度有很多啊,打招呼不回复、聊到一半消失了、接到offer之后可能又不入职,其实和国内很像的。主要还是前期的意向,没有确定好,或者说招聘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长,因为是跨国招聘,很多企业的流程又很多,每一次面试后等反馈需要很长时间,影响了候选的意向。我们就只能尽量做好两端的维护,那企业这边也是建议,如果想解决招聘问题,最好直接让用人部门参与进来。——欧美猎头Dana
Q4:寻访海外候选人,一般会做哪些准备?
看平台调研吧,比如说像我现在在操作顾家墨西哥的岗位,我要看他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对吧?打个比方,他们要要会中文的营销专家, Ok,就从中文的角度去先筛选一波简历,然后再从中看营销经验丰富的人选。当然我的大前提,肯定是你们的寻访调研,对吧?你们做的越清楚,我找人起来可能更方便一点。——南美猎头Sam
我有新加坡留学的背景,接触的新加坡人脉比较多,除了看客户的信息,我会去了解新加坡的文化,熟悉新加坡的人与人之间怎么交流,这样能帮我更快的跟当地候选沟通上。——新加坡猎头梦娜

首先你要了解,日韩候选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再就是一定要对你的客户做好调研工作,就是你这家客户有什么点能够吸引这些外国人来到我们公司。要不然可能前期我们猎头做了很多工作,吸引他过去了,但他真正进入到企业,看到和他之前了解的不一样,他可能一两个月就走了,相当于我们工作都打水漂儿了。——日韩猎头Any
和国内很像,职位调研、人物画像。我会尽量参与到企业跟HR的调研会里面,即使错过了都会要一下录音。——欧美猎头Yang、法国猎头Mr.Simple
Q5:您是什么原因开始接触海外岗位,来平台做单的呢?
本来是做国内的岗位,后来看别人一直在开大单,说实话超级羡慕。后来就想多一条路试试,刚开始所以我会先看平台上那些要会中文的岗位,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也有成约,算是一种鼓励吧,现在也有信心了。最近准备复习一下我的大学四级英语,先给自己定个看懂纯英文简历的小目标。——现东南亚猎头
本来是外资猎头,机缘巧合看到平台上有我们现在操作的目标企业,刚开始也是奔着多做同质化岗位的想法来的,希望能最大化为我们的候选人推荐更合适的岗位,当然,也是为了多挣钱嘛,海外一单到手还是比较可观的。——外资猎头Angle、Benny、Sufei、Elaine

我们原来有一些海外的渠道,团队是做外国劳务引进的,都是外国教师、模特什么的。后来疫情开始,受出入境限制比较大,接触到我们平台以后,发现用我们原来的渠道也是可以做这种海外技术人才和海外销售的。这也给我们团队很大的信心。——现欧美猎头小团队
因为有很多人找我...我本来是做光伏产业的,找我的猎头蛮多,我就想着自己反正也用领英嘛,就试一试。——现欧美猎头
Q6:常用的寻访渠道有推荐吗?如何筛选海外候选简历的真实性?
在东南亚这边,还是以当地的资源为主,还有一些本地网站,比如越南的CareerBuilder.vn;做澳洲新西兰的Hello jobs。也会用领英和facebook,我觉得主要还是跟当地候选的使用习惯有关,多几个渠道,也给自己多一些机会吧。——东南亚猎头薇薇、新西兰猎头阿咩、澳门猎头妮娜
主要是通过人脉的介绍,还有当地的一个招聘网站,但国外招聘网站有的也是需要上传营业执照什么的,所以对于没有企业的人来说还是领英更方便一点,建议根据自己的现状去看吧。我之前用新加坡的网站,就需要你填很多企业资料和证明。当然也可以给你一两个免费职位的名额,然而基本没用。——新加坡猎头An

渠道我这边主要还是领英,欧美这边大家的习惯就是会在领英更新简历的。怎么识别简历,我分享3点吧:第一,看他领英资料是否详细。一般欧美人换工作后都会更新,每一段工作大概的岗位职责;第二,沟通后看他对行业是不是很了解,这种他不了解一般也会很坦诚;第三,简历要过来,判断真实性。如果他真的负责过相关业务,或者技术,他一般会把专业术语都讲的很明确的。——加拿大猎头QJ
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啦,非常感谢各位猎头伙伴们的分享!
踩着前人的路,2023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出海的步伐。每个时代的弄潮儿们,无不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对于猎头们来说,只有带着强烈渴望去谋变破局、谋变求新、谋变思进的创新,才会在困顿中汲取更多的力量,赢得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扫码了解更多海外项目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