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薪酬市场的持续上升,巨大的需求持续吸引着海外的高端人才来中国寻找机会和掘金。
其中特别是制造业领域、半导体芯片领域、稀缺材料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成为中国企业最为青睐的人才对象。每年我们都能收到不同行业的合作企业对于日本、德国、北美、韩国甚至中国台湾等地专家的招聘需求。
外籍技术人才来华工作能带来很多新技术、思想、工艺和管理经验,通过引进海外人才的技术培养自己的团队后备力量,也是我们引进外籍专家的核心目的。那么,招聘海外高端技术人才来华,有哪些招聘难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01语言沟通有障碍
“企业对海外人才的需求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做好外籍专家引进以及本地化招聘的,其实不多。对于企业来说,与海外人才接触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语言障碍。”
智乐聘外籍人才引进专家米亚分享到,不管是从海外引进专家还是企业本地化招聘,HR以及面试官都需要在面试中和海外人才沟通岗位明细、技术要点等。
但几乎所有的企业,招聘流程都在国内进行。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了,大家可以视频面试,但顺利交流仍旧是一大难题。我之前在为某家知名企业引进过一位韩国专家,面试时HR这边表示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然而专家这边英语带有“韩国味儿”,整个过程需要我不停的解释和翻译,面试下来双方的体验都不算好。
像我们的海外专家团队,既有专业的猎头寻访技能,也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生活经验,同时我们在日本和韩国设立分公司,在和外籍专家沟通上完全没有问题。这是我们能顺利交付海外专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在面试过程中的沟通问题,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专家来华后的交流问题。这里要明确一点:在德国、日本、韩国甚至北美等地搞研发的技术专家,尤其是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几乎没有懂中文的人。所以我们要想邀请专家来华,配备翻译人员是招聘能顺利落地的重要方式之一。
02国内外文化差异大
不可否认,尽管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但发达国家对我们大多都是“恶意满满”。新闻报道上,都是清一色的批评、讽刺与拉踩。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海外人才不了解真实的中国,对于好的工作机会,往往诸多顾虑。
“所有的外籍专家,我们都会经过多次沟通:
√来华意向的反复确认
√企业背景介绍
√工作形式的协商
√技术问答
√线上面试辅助等
√专家来华家属安置问题
√专家的住宿,交通等生活问题
对于来华有顾虑的专家,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向他们展示最真实的中国和工作环境。
03国内外招聘形式大不同
首先是聘用机制:
以日韩为例,中国企业聘用人才都是合同制,国企央企亦然;而日韩大多企业都是“终身雇佣”(正规职),即使已经在改革,但这种制度已经深深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即使对中国企业和发展都很感兴趣,但因为考虑到合同制没有保障,望而却步。如何让他们理解并接受,是一大难题。
然后是招聘渠道:
用国内的招聘渠道肯定是行不通的,尤其是有工作经验的行业人才。甚至像领英也很少见这些专家的简历。就拿最近刚交付的海康威视AGV人才来说,通过海外当地招聘网站只能招聘到应届生,或者几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像一些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核心技术人才,在招聘网站屈指可数。
包括我们日韩团队在材料领域接触到的一些专家,因为种种原因,都是只看日韩当地渠道提供的工作机会。这对于HR们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短时间内难以跨过的难题。
04 远程操作的不确定因素
对于外籍专家的招聘,国内企业招聘负责人不能亲临现场筛选简历、参加面试、也不能通过国内的招聘渠道进行找人。再加上现阶段疫情仍有影响,海外人才来华的复杂情况等,都增加了外籍人才招聘的不确定性。
但智乐聘海外专家团队有着丰富的海外人才引进和招聘经验,不仅有建立多年的海外当地渠道,也有丰富的应对经验。
往往能结合企业用人要求、人才特有诉求的协调等寻访并推荐优质候选,并在后续的跟踪服务中,协助专家来华签约入职、签证办理,扫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目前除了海康威视之外,也有其他中国企业在日韩北美的分公司,有职能岗、销售岗、技术岗的需求;在专家引进方面,上海回天公司胶黏剂行业、彩虹集团背板玻璃、乐凯集团光学薄膜行业等仍在与我们合作中。
智乐聘也将一如既往的提供专业的海外人才引进和招聘服务。全球高端人才招聘,尽在智乐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