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当不确定性因素消散,经济回暖复苏,大家都期待招聘市场迎来“爆发”。然而据了解,无论是候选人、猎头还是HR,预期的“金三银四”并没有出现,市场回暖还需要时间。
各行业招聘HC减少,编制减少,用人标准提高。即使是愈演愈烈的出海招聘,招人难这事儿,几乎都是HR一大共识。
根据 InfoQ 此前报道,已经出海的企业中,大企业占63%,中小企业占37%;计划出海的企业中,大企业占35%,中小企业占65%。
当大小企业纷纷扎堆出海,给到HR这边的问题都变成了【招海外人选】。在此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很多HR的心声:“公司6月份就要在欧洲运营,我从年前到现在都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
为什么迟迟招不到海外候选人?你有没有考虑过,背后一些真实且又扎心的原因?
一、迟迟招不到人,你的人才画像画对了吗?
老板总是期望HR创造奇迹——“用最少的钱,招到最好的人”;
用人部门更是离谱——“我就要行业里最优秀的,找行业大牛;”亦或者“我要他具备10年以上资深行业经验,或者有庞大的资源渠道帮我开拓海外市场,但希望他35以下”。
当种种要求叠加到HR身上,我们该如何去做人才画像?要想招到合适的人选,我们结合案例来看看该怎么做吧!
01 在海外当地招聘,首先要尊重当地用人习惯和职场习惯
像上面提到的,在海外市场如果总是想用更低的价格,招到更优秀的人,我劝你醒醒。当我们作为一家外企进入到海外当地市场,没有足够的品牌力和知名度,薪酬力度也不大,凭什么认为一个海外优质人才会选择你的企业呢?
大家常说工具人、把员工当工具一点问题没有,反正员工本来也不会把你当家人。但你要知道尊重工具, 好工具,得用好价钱才能买到。
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便宜,从来没好货。
另外,在很多海外人选的心目当中对于外企的排名是:美资企业>欧洲企业>日资/韩资企业>中资企业。中国企业也有一些排名比较好的,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像华为、阿里、小米这种企业,在一些国家认知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说这样的企业是没有这方面顾虑。
但是像其他没有打开市场的一些品牌,则需要考虑这一点。公司在海外招聘本地人的时候,需要做好前期的本土化调研。
02 想要什么样的人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说做人才画像,往往由HR 牵头,组织用人部门,形成一个小组来完成这个画像,最好是有直接管这个岗位的上级和公司已经有的同岗位的人员。
但很多HR往往基于用人部门的要求,偏离自己【人才画像】的本质,顺着用人部门的期望,变成了【完美画像】。(完美画像往往是用人部门在招聘海外候选的时候,经常基于部门的期待,想出一个完美画像,让HR去执行。)
如果对这样的完美画像不加以分析和判断的话,HR就会做永远没有结果的招聘,也就是说无论HR付出多大努力,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经常在去帮助中国企业招聘海外的研发专家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在招聘德国、日本、韩国的一些技术专家的时候,企业的用人部门,会提出一个很奇怪的要求:除了必备的一些技能之外,我希望这个外籍的专家懂中文,能跟我们中国团队交流。

在德国、日本、韩国搞研发的技术专家,懂英文的都不是特别多,更何况懂中文,尤其是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实际上,在我们十几年的外籍专家引进的过程中发现,在研发的核心岗位,几乎没有懂中文的人。
在招聘海外销售的时候,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让欧洲的销售在欧洲开拓市场,但要求他会中文。真正优质的销售,他有最好的渠道,好资源能帮你解决问题,但他可能会中文的概率很低。
所以这种所谓的完美画像给到HR部门以后,开始给很多渠道进行海外招聘,招聘很长时间却发现根本没有这个人。甚至很多猎头一看这种需求,直接拒绝,因为这个需求根本就没有操作意义。
我们HR需要去考虑的是:用人部门你需要他解决问题是研发攻关技术,或者去开拓关键市场。而不是因为一个语言障碍,把能解决核心问题的人屏蔽在这个职位外。
所以在做海外招聘的时候,大家一定明白,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们能适当放开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用【完美画像】找那个可能并不存在的人选,从而耽误研发进度和市场开拓进度,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征程。

二、迟迟招不到人,你的海外猎头选对了吗?
为什么你找的猎头渠道,总是不能帮你找到合适的候选人?这时候似乎需要深思一下,在招聘定位很清晰的情况下,是不是没有找对猎头渠道呢?
经常有HR问我们:“能不能推荐一些靠谱的海外猎头?”其实,靠谱也是相对概念。我们通常建议有招聘需求的HR们,从以下维度来选择海外猎头渠道:
01 看这个渠道/公司的成立时间
有的公司成立不到5年,网上也都不到什么信息和报道,那基本可以放弃。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完全线下发展的猎头公司基本没有活路;
02 看这个猎头渠道的直线背景
也就是创立背景,包括公司创始人的背景、融资背景等。比如你要找日本猎头,那要看下这个公司的背景中,关于日本本地资源,本地招聘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打个比方,有的猎头公司创立于本土,一直以来都是做国内的业务。眼见着企业出海需求增加,然后招聘了几个回国的日本留学生培养成日本猎头来交付,有的留学生甚至没有在日本职场的经历,这样的话,你敢用吗?
03看这个猎头渠道的海外团队情况
因为我们是要招聘当地人,有的是招聘海外销售或者营销、投放、技术等当地人;有的则是招聘海外的一些专家,来华工作。
所以一定要看,这个猎头渠道的海外团队规模如何,是否可以提供成型且相关的配套咨询服务。团队情况往往决定了交付速度:当我们的招聘开启之后,这个团队能否快速上人!
04看这个猎头渠道的过往交付周期和行业
交付周期也就是需求给他们后,多久能推荐上第一波简历,多久能通过精准推荐让我们HR看到可以面试的人选。跟这个渠道要交付案例,也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他们项目的真实性。
行业就不用说了,同行业的话不仅会有一些过往资源的积累,同时和猎头渠道沟通也会更顺畅,能帮我们更快更精准的找到人。
05看这个猎头渠道是否有国内分支
不建议直接跟当地的猎头渠道直接合作。原因有三:
①部分出海企业涉密(国家相关)岗位,原则上还是给一心为华的国人操作更好,避免法律问题;
②海外当地的猎头渠道,对于我国职场不了解,而且缺乏灵活性,容易在沟通中“水土不服”,延误招聘时机;
③和当地渠道招聘,一旦产生纠纷,国际间问题处理也是让人头大的事情。
有时候,交付周期太长,迟迟找不到合适的海外候选,除了岗位定位、人选稀缺度等,没有选好合适的海外猎头渠道,也是难以交付的原因之一。各位HR们,总结经验后,赶紧开始实操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