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1984 年 , 由国家统计局、原国家标准局、原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 4754—84)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最初版本。1994 年、2002 年、2011 年和 2017 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历经四次修订,并更名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于 2017 年 6 月 30 日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并于 2017 年10 月1 日 起实施。分类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
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保障人们基本的饮食需求;
第二产业指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使经济变得强大;
第三产业是指两者之外的产业,如服务业、金融、房地产、信息产业等,仿佛润滑剂,促进社会财富的流动。
那么更具体一点,每个产业又可划分成多少行业门类呢?
首先,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就可以称为同一行业。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共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划分成20个门类、97个大类。各分类都有其编号代码,门类按字母顺序从A到T,大类按数字顺序从01到97。

属于第一产业的,只有A(农、林、牧、渔业)1个门类,下分5个大类。
属于第二产业的,有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4个门类,下分45个大类。
而剩余的15个门类和47个大类,都属于第三产业。
下表总结了所有行业门类和大类。其中有一些大类若只看名称,会产生一些疑问,不知道具体涵盖哪些范围。本表在对应的说明中做了简单解释。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
详细表格已经放在资料包里啦
可以点击下方按钮下载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