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最新《财富》世界500强发布,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全球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入到国家或地区、不同行业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业群体分布的变化,了解我国企业和世界大公司的竞争趋势、优劣势和潜在差距。对于我们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也可以根据国际企业间的变化,更了解行业发展,从而对自己行业的认知更明确。
那么对我们来说,此次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有哪些看点呢? 又有哪些行业值得关注?
看点一: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再领跑
今年,中国(含台湾地区)共有142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全球之首。台湾地区,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前十名中,有3家企业来自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位居第三名、第五名、第六名。
其次是美国,共有136家上榜,居全球第二;日本则以41家入围企业位居全球第三,较去年减少了6家。
然而虽然中国企业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但企业平均盈利能力偏低,远低于美国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在这份榜单上,118家央企占据了中国142家入围公司的83%,国有企业和央企基本垄断榜单。
我国私营企业的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亟待提升。需要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看点二:排名前五的行业中,汽车产业链格外亮眼
从榜单来看,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银行保险(42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34家)、石油炼化(32家)、金属(24家)、采矿原油(22家)行业。

图源:财富中文网
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源这个大类下的企业占比是最高的,前十的行业中,综合占比高达39.57%。尤其是石油相关企业,这和去年国际油价持续大涨有关,原油价格猛涨,石油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金融及保险类持续占领高位。
对我们猎头来说,需要关注的则是车辆与零部件行业的异军突起。34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中包括10家中国汽车企业,包括: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广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控股集团、宁德时代和中国兵装(长安母公司)、怡和集团(中国香港)。 跻身全球最大汽车企业行列 。
纵观国内车企,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比亚迪,从去年以436名首次上榜到今年排名212名,短短的一年内,上升了224名,宁德时代则第一次进入榜单,排名就达到第292位。近些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与自主品牌的逐渐崛起,《财富》榜单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相信随着国内车企的越发强大,会有更多的国内车企出现在此榜单中。
看点三:上榜中国企业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
例如,仅在能源、材料、工程建设、工业制造、汽车等五个领域,中国企业有68家,超过上榜中国企业一半。而上榜美国企业在这五个传统产业领域只有25家。
在互联网及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有15家企业,中国内陆仅有5家(华为、小米、腾讯、中国电子信息、京东)。
而在传统制造业,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制造业正经历基础原材料的短缺、进口设备的受限、技术的封锁等风险和挑战,唯有重视创新,才能在核心技术面前掌握主动权。
看点四:上榜中国企业均有出海行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本次入榜的企业大多有开拓海外业务。例如,2022年,比亚迪海外销售整车4.5万辆,同比增长194.54%;广汽亦实现自主品牌汽车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59.7%。美的集团海外销售收入达1426亿元,占总收入41.48%。
而出海国际化经营并非易事,企业必须对应国际竞争激烈、资金压力大、基础人才缺口大、渠道难建立、品牌知名度难打造、对当地法律法规不了解等众多挑战。除此之外,更为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是企业出海绕不过去的门槛,企业必须直面。
而出海之势,必定带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动。就像比亚迪、宁德时代海外建厂发展,带动其供货的产业链企业变动一样,跨境电商行业也我们很多经验。按这个思路,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在两会提出:建议引导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组团出海”。
2023年-2025年,势必是全球产业链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应对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
对于关键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政府也要加大财政、制度等各方面支持力度,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条,避免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被“边缘化”。 对我们人力资源从业者们来说,也要积极关注各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应对其出海人才的需求,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贡献人才力量,为中企出海提供坚实的人才后盾!!
(美国/德国)销售经理(美国)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