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联网行业的很多猎头伙伴都避免不了接触到一个词“互联网职级”,其实互联网公司的职级本质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神秘的地方,都是【公开可查询】的。只是由于不同公司所用的职级系统不一样会导致我们在了解公司的时候会有疑惑 。

比如我们熟悉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三家所用的职级称号都不一样。比如百度对于技术岗位和产品岗位就用了两个不同的序列(T序列和P序列),而腾讯和阿里都是统一成一个序列。
很多猎头伙伴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
这些公司的组织架构是怎么样的呢?
哪个业务线比较香/卷以及适合什么人应聘?
各职级对应的薪资水平是怎么样的?
各个职级的晋升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各互联网大厂之间的职级对应关系是怎样的?怎么找到对标公司对的人呢?
... ...
小乐整理了目前这些大厂的职级、晋升体系和薪资对照。,分享给对互联网行业有兴趣的伙伴参考~
一、各互联网大厂职级体系的设立和作用
各大互联网公司在建立职级体系的时候往往遵从一下几大原则:
以岗定级 以级定薪 人岗匹配 易岗易薪!
随着行业发展日益成熟,人员结构复杂,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也必须提高,同时也在对外招聘中,做为衡量人选能力的标准,对内则是为员工定位未来的晋升路径和标准,员工清晰地了解个人的能力定位和晋升路径,以及对应的个人价值和薪酬回报。
那么,都有哪些大厂在使用职级体系?这些体系是什么样的?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互联网职级管理体系企业

大部分互联网大厂都在使用的职级体系,例如
百度的职级体系如下:
技术序列T:T3 - T11,T5/T6属于部门骨干,非常抢手
产品运营序列P:P3-P11 产品和运营岗
后勤支持部门S:S3-S11主要是公共、行政、渠道等等,晋升比较困难
管理序列M:M1-M5每一级又分为2个子级 M1A、M1B , 最低的是M1A,至少是部门二把手了,李彦宏是唯一的M5。
小米内部头衔大体分为专员-经理-总监和副总裁及以上,层级共设10级,从13级到22级。应届生一般12-13级,专员级别为13级左右,3年经验15级,经理为16级到17级左右,高级经理18级,总监为19级到20级左右,副总裁为22级,雷军没有职级。

小米的薪资方面,应届生一般12-13级,专员级别一般为13级,3年经验后达到15级,经理为16-17级,总监为18-20级,副总裁为21-22级。薪资结构为14薪,年终奖是2-3个月。对标阿里P7,小米是17级,年薪总包大概是70-120w。
网上的信息复杂繁多,如何准确找到各互联网大厂各职级所对应的薪资呢?他们彼此之间有有什么区别呢?小乐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伙伴们可自行下载~

二、人选跳槽过程中的各互联网大厂职级对照
作为猎头我们在接触有跳槽意向的互联网人选的时候,准确的判断人选的职级标准可以直接绝对这一单的成败,前端时间有看过脉脉的一份数据统计,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入TOP5分别是字节跳动、腾讯、百度、快手、小红书。业界不同公司对于特定职级的能力水平的衡量标准基本统一,少数存在微小偏差;能获得特定职级是因为个人的能力水平达到了该职级的标准。那么,能影响人选晋升的标准有哪些呢?伙伴们可以参考下表:

完整版请见文尾资料包
因此,通常能通过跳槽实现职级跃升的前提是个人的能力水平已经达到了更高职级的标准,但因特殊情况导致没能在公司内部及时晋升,此类情况诸如:组织或业务调整,包括且不限于换部门、换领导、换团队、换项目等多种情况,导致个人的正常晋升中断。
那么,互联网大厂之间跳槽,该如何判断人选在不同企业中的职级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现在需要将一个字节的人选对应到阿里,下方是字节跳动的职级薪资表格,可以看出来一个字节T2-2的级别可以对标阿里P7,年薪总包大概是90-130w。然后我们再参考上图《晋升标准》综合判断,该人选是否已经拥有可以晋升的资历,再进行定位调整。
降级跳槽的情况极其少见,大部分人也不会接受职级倒退,除非该机会已经属于备选中的最优选项,且除职级外,该机会在其他较多关键因素上相较于现状有明显提升。

更多互联网大厂职级对比图请下载资料包

通过以上对互联网大厂职级体系与薪酬的解析,相信猎头伙伴们对一线大厂职级体系的层级结构和晋升条件,以及薪酬构成要素和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人选的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配合企业进行灵活的薪酬体系设计,给出最适配的薪酬方案。
平台上小红书、得物、小米、荣耀等互联网大厂职位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正在做或者正准备做互联网行业的猎头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磨刀不误砍柴工,整装再出发,金三银四,时不我待~愿伙伴们都可以把握时机赚个盆满钵满!

资料包口令,扫码私聊“互联网”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