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国内市场解决吃饭问题,海外市场解决吃肉问题。”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俊峰此前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预判。这一预判很快被国内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海关提供的出口数据印证。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4441.79亿元,预计全年出口额为4785亿元。
2018-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整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2%,远高于同期我国全部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智乐聘整理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医疗器械的需求逐渐扩大。从国家出口额排名看,2022年,出口前三的国家均在100亿元左右规模,主要为韩国105.15亿元,印度104.78亿元,泰国99.83亿元。(一带一路国家)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智乐聘整理
在过去三十余年中,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出海规模快速增长,并经历了“开端”“加速”“承压”“升级”四大阶段。目前来说,医疗器械出海低调但稳妥发展多年,专业的销售作用不可小觑。作为医械销售,要和当地的医院体系、经销体系打交道,是一个长线发展、入行门槛高的岗位,而且往往也是海外本地人把握资源和渠道的岗位。
1、韩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背景
就从上文“一带一路”国家中斩获榜首的韩国来说,我们就为国内龙头医疗器械企业招聘韩国的销售经理岗位。
韩国拥有五千多万人口,是世界知名的经济体国家之一,由于其人口的老龄化等其他原因,韩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需要支付更多的医疗费用。韩国对于世界医疗器械生产商是一个有吸引力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其半数以上的获准医疗器械来自韩国境外的生产商。
但如此大量的医疗器械需求,长期以来都是被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占领。
众所周知,韩国也是一个相对排外的国家,对于中资并不是特别友好,尤其是这种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之前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对韩国出口主要集中在一次性医用耗材,常规手术器械,低端电子诊断仪器等。韩国医院所需的大型电子医疗器械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如何顺利打入韩国的医疗器械市场,除了产品力,势必就要通过本地人才的加入。
智乐聘深耕韩国多年,并在韩国设立分支机构,为出海企业提供韩国属地化人员招聘,因为本土员工能更好理解当地市场,更能深入洞察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将为业务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韩国业务开展以来,我们协助多家知名企业招聘属地化销售、营销、运营、技术支持人员等,为企业深耕海外当地提供人才支持。
2、韩国医疗项目操作技巧
接到国内龙头医疗器械企业招聘韩国的销售经理的需求后,智乐聘韩国项目经理马上开始了项目的对接和寻访工作,第一时间调动智乐聘平台韩国的本地猎头资源,开始进行核心交付。
12月第二周第一次沟通岗位,当天职位沟通完毕就推荐了2份简历进行第一轮的职位判断。8天内,先后寻访到30多位目标人选,进过专业的项目经理的简历筛选和候选介入后,产生了第一位被邀约面试的人选。并在后期不断的寻访中,22天完成了8位人选的面试,最终有2位人选谈薪后顺利拿到offer。目前已经入职,适应良好。

智乐聘韩国医疗销售交付轴
这次快速的交付,除了智乐聘项目经理的专业度、猎头的快速相应,也离不开HR专业并且快速的对应。

那么韩国项目有哪些操作技巧呢?韩国事业部的负责人Miya分享了两个韩国招聘小技巧:
①首先是渠道的选择:
韩国本土常用的招聘渠道有:사람인, 잡코리아, 게임잡、JobSeekr等;因为韩国对人才的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的很严格,所以以上渠道大多需要韩国的猎头公司,或者用人企业注册,比较适合在韩当地的华人猎头们。而且在韩国这种相对“排外”的地区,像内推或者转介绍的形式是接受度非常高,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寻访韩国候选的海外猎头们,在招聘的同时,注意积累人脉资源。
②韩国人选沟通要点:
上文我们提到过,韩国相对比较排外,据我们的长期操作经验来看,在韩国人心中对于外企的排名是:美资企业>欧洲企业>日资企业>中资企业>其他东南亚企业。
所以和韩国人沟通项目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强调企业的排名,没有国际的就用国内的,企业排名不明显,就用产品排名。如果你说,以上排名都没有,那就先用企业上下游产业来背书。用这种背书,人选会更愿意沟通接下来的细节问题。
除了以上建议,大家在接触候选时,也可以最大程了解到他们痛点,比如说通过一些高薪、更好的福利、更好的晋升空间等,来对冲韩国人才对于外资企业认知度的问题。
相较于其他制造业国产品牌出海,医疗器械产业出海方兴未艾,模式的探索仍在相对早期,且因准入壁垒高、客户渠道特殊等原因,与其他行业既有共同之处,亦有所不同。
中国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出海将会是一个需要全产业共同塑造、不断精进的过程。智乐聘也将在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全球化的过程中,以提供优秀人才助力企业腾飞为目标,和中国医疗器械共聚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