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材料、新能源材料、3D打印技术……材料领域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作为国家十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人才需求缺口约为400万人。在工业化社会里,没有任何产品,离得开材料,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缺少这个领域的人才。
近期,我们也接到了高分子材料领域日本外籍专家的挖猎需求。上海某知名改性塑料企业,希望找到一位精通工程塑料材料,尤其是PP、PA材料研发的顾问专家,协助企业打破与国际间的技术壁垒,攻克技术难题。
收到企业的诉求后,我们日本事业部的同事,很快就与企业进行了人物画像对焦,并开始了寻访工作。仅仅8天时间,就推荐了一位可以进入到面试阶段的日籍专家,该专家经历了2轮面试,一轮谈薪后,已经顺利接受offer,并于11月底启程来华。

项目虽然已经成约,但操作日本顾问专家,有很多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大家:
项目操作重点
1、材料领域细分各不同,需要猎头顾问找准定位
我们了解到仅新材料产业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17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超导材料与技术 、新型化工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等。所以即使有材料领域的积累,也要细化到具体的材料模块。
所以操作时,需要猎头对企业产品有清晰的理解,这往往需要猎头先下功夫了解该材料的行业情况和主要应用,其次是对企业给出的目标公司的理解,因为一旦猎头理解不到位,找到的人选方向也是偏的。举个通俗的例子:企业说我想找一个材料领域做交付的猎头,然后你给找了一个材料领域做bd的猎头一样。
所以寻访技术专家级别的候选时,一定要做足功课 ,不能从企业那里得到什么信息就完全接受,机械的去输入关键词寻人,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开放大胆的思路。
2、与外籍材料领域的人选对接,语言沟通更重要
外籍专家,尤其是这种日本专家,一辈子都在日企工作,具备的英文能力有限,所以大多数都需要日语沟通。但行业中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们有时候用中文都不一定能聊明白,但和日籍专家沟通,则需要我们猎头,翻译成更难的日语,去进行沟通。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中日文化差异,很难将项目顺利推动。在谈薪阶段,我们的猎头顾问更是作为翻译人员,全程参与,积极协助双方沟通,既将日本专家的诉求很好的传达给企业方,又将企业的反馈用日本人更能理解的方式告知人选,最终顺利成约。

目前,中国正从世界各地吸引优秀人才。据日本外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来华日本人数统计为102066人。截止到今年,我们也帮助百余家客户成功引进日籍人才专家,他们中有用顾问的形式,有的是全职来华,配合企业技术和业务的顺利开展。
接下来,我们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国企业,引进各行各业优秀的外籍人才,锻长板,补短板,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巩固提升我国各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