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猎头之前是做什么的呢 ?
销售?行政?研发?产品?...相信会有更多的伙伴是做HR转到猎头行业的,其他行业我们可以说是转行做猎头,而唯有HR是转型,同样是做招聘,很多HR伙伴会想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猎头单,我可不可以呢?
丰厚的猎头佣金是很诱人,当然这么高的佣金也不是所有人都拿得到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HR最适合转做猎头呢?我们今天请到做了8年HR并在5月份单月成约4个offer的李先生为我们讲述他从HR转型做猎头的心历路程:
李先生:“我做了8年的HR,去年才开始转做猎头 ,最近也有之前的同事跟我了解怎么做猎头,我都是一样的建议,一定不要把猎头行业想的太过于简单美好,猎头行业并不是我们之前猜想的‘事少钱多’,猎头需要更快更准的找到客户想要的候选人。前期以运营招聘账号和电话沟通初步意向为主 ;后期在此基础上开始负责面试人选、辅导人选和对接客户等更复杂的沟通。所以每一单的背后都是无数个电话。”
HR与猎头同样是做招聘工作,而真正开始从事之后,本质上却有着诸多的不同,来跟小乐一起看看李先生对于HR顺利转型有什么好的建议吧 !
一、HR与猎头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中对于猎头的解释:相比之下HR的范围会更广,猎头更聚焦招聘中的高级人才招聘,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中也会有众多不同之处。

1、流程的不同
猎头在工作流程上侧重招聘前半段的寻访过程。虽然猎头现在为了做的更好,还涉猎了行业信息分析、行业人才地图、面试辅导等等,并且专业猎头在offer谈判过程和人选入职之后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都还是围绕“高级人才招聘”。
李先生:“猎头支持的岗位是负责大量的简历寻访筛选,剩下的内部流程还是HR自己推进,所以从HR转型到猎头行业,我们的工作重点也随之转换。”
2、归属感不同
大部分猎头是同时服务多家公司的,对某一家公司的归属感很弱;而且业绩导向,会优先选择好做的职位,职位如果不好做,基本会降低优先级,先去忙容易出业绩的职位了。猎头想要的是业绩,有时候这个业绩是出在A公司还是B公司上,不是那么重要,公司背景只是职位有效性考量的一个维度。
HR只属于一个公司,长期服务一个公司会有感情的,而且HR的工作就是服务这个部门,有些难搞的职位,也是对业务最有价值的,多个普通职位加起来都不如这个重要,所以HR必须在业务要求的时间内,想尽办法关掉,责任感是不一样的,相对猎头可以灵活选择,HR能做且必须做的就是眼前这个。
李先生:“当然作为HR的这种归属感,对于转型做猎头来说也是有些好处的,虽然猎头可以优先选择,但是做单也是需要有持续性的,同一家企业的不同时期单子肯定会有难有易,正因为这样,如果一个较难的项目被我们交付了,解决了企业的难处,那跟企业之间的信任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之后不论大单小单,企业一定优先想到我们。”
3、关注点的不同
在拿到需求的第一时间,HR与猎头关注的问题往往不同,从需求的精确性上讲,HR是对接的是部门真实的原始需求;而猎头对接的,是HR过滤和总结过的需求。有时候业务部门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需要根据面试情况逐步清晰,这个时候居中协调的HR就需要根据对于公司以及业务团队的了解和自己的招聘经验,给出适合的人才画像与招聘建议。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HR转型做猎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有该如何解决呢?
二、如何解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转变思维方式
李先生:“我原来转型的时候,其实就是为赚钱。看到猎头的朋友圈,天天吃喝玩乐的,觉得是个高收入工作。就想着来试试大部分转型做猎头能赚到钱的,后来我发现越是这样心理的朋友们,越是容易转型成功。换句话说就是要有‘空杯心态’,不要有太多的面子包袱,从头开始,就当自己是职场小白,一切从零开始!”
而且做猎头要有盈亏意识。HR是做了就有工资,猎头不是的不论平时多么努力,什么原因,只要没有交付,就是零!所以转做猎头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思维转变清楚。
2、积累大量高级人才
很多HR伙伴在转型之前可能会想,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招聘,积累了这么多的人选人脉,匹配职位不是很容易么?事实是一个普通HR就算是做了10年以上微信里能有几千好友都算多的,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猎头公司人才库对比下,并没有多大优势。落地到具体职位,分到职位的目标公司和目标职位,数量所剩寥寥;所以真的转猎头,要准备好从头积累人脉。

三、转型后如何做到高效交付呢?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还是决定要排除万难转型成为一名猎头。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李先生在一年内快速成长为一名资深猎头,他又有哪些独门秘笈呢?
李先生:“刚刚我们已经说到了,个人的人脉再多也不可能跟猎企的人才库抗衡,更何况拿人选匹配职位更是难上加难,让交付变简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拓宽自己的渠道,这其中就包含了寻访渠道和需求渠道,只有我们手上的需求越来越多,人选越来越多,资源才能流动起来,交付才会变的更容易。”
1、开拓寻访渠道
1)增加人才积累
首先,高级人才更具有隐蔽性。他们大多活跃在企业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会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不会看广告找工作,更不会通过各大网站投简历找工作,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群不需要找工作的人。这样被动型的求职者就要求猎头不得不充分发挥主动性。
当然也不是说网招平台就用不上了,虽然找不到高阶人选,但是可以找到他的下属或者同事呀,通过他们联系到目标人选,当然会有不愿意帮忙的,没关系总会遇到愿意的,并且这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因为找这一个人而联系到了这个行业的众多从业者,说不定他们会推荐其他更合适的人选。
李先生:“例如之前在某互联网交流微信群里看到过一个互联网猎头,她在群里很活跃,而且和群里最活跃的人员交好,慢慢地只要群里有人换工作或者有职位需求,所有人都会@她,我想这就是优秀的猎头。见微知著,相信她肯定同时活跃在各种社交活动中,这样的猎头不可能做不好。”

李先生:“除了对外拓宽寻访渠道之外,我们做HR的时候积累的同行朋友们的资源也要充分利用,互相之间也可以推荐推荐人选,并且一定要在关建节点机遇反馈,成约后的红包也不可少,都是行业从业人员,他们转介绍的人选大部分还是很精准的。”
在联系人选的过程中,面对每个人选哪怕他并不适合现在在做的岗位,也可以先加上微信,说不定以后就有合适他的岗位,或者他可以联系上的人选,我们尽力的把每个能联系上的人都变成我们人才库的一员。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做单的时候最好可以专一行业,切忌什么都做,精力分散,无法搭建完善的人脉网,就只能跟大单无缘了。
当然,资源丰富起来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到该如何充分利用起来呢?
2)资源充分利用
人脉和客户都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如何让手中的资源流动起来,并带来收益。长期支持一个板块,绝对是获得最大收益的最快路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熟猎头应该具备的思维逻辑。
李先生:“同质化的需求多了之后,手上简历的复用率就会提高,比如说去年有给一家龙头企业推荐人选,结果因为薪资的问题没谈拢,3月份的时候平台的项目经理找到我,推荐了一个相似岗位,因为这个职位之前的人马上就要离职企业这边特别急,面试之后其他方面就推进的非常顺利了,所以同行业的企业需求相似度是很高的。当一个行业里的几个企业的需求流程中大部分都是我的人,‘东方不亮,西方亮’成约的概率也就大幅度提升了。”

2、摆脱HR惯性思维
除了寻找人选的方面,做猎头之后,一定不要只把自己当做“简历的搬运工”,促进成约猎头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深层了解职位需求、根据人选情况和企业需求书写推荐报告,人选的面试辅导。谈薪等等,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决定成败。
并且在项目成约之后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例如:因为很多项目是过保之后结算佣金的,那么人选入职后的工作状态就尤为重要,时不时的找人选聊聊天,也可以通过他更多的了解企业的工作氛围、同事情况等外部很难了解到的信息。
所以,比起HR在企业内工作,猎头对市场经济环境、对行业变幻更敏感,可以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及时做出反应,给予人选和企业专业的建议,下面小乐整理了一部分HR与猎头工作中思维方式的区别,伙伴们可以了解一下:


相比于HR丰富的工作模块来说,猎头的技能是比较单一的,即便换职位、换行业、换客户,实际的技能几乎是一样的,search,沟通面试,推荐交付……就像我们刚开文的时候所说的,猎头就是要赚佣金,冲着佣金来的伙伴们瓶颈期和职业迷茫期都会更短,也可以更快的拿到佣金。
所以伙伴们快快行动起来吧!平台上众多急招项目成约周期都非常快,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投资经理/投资高级经理招聘专员(英语)(南非)钢材国际贸易经理(印度--孟买)品种钢业务动力电池海外销售经理(美系客户)光学模组项目经理、对美方向(英语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