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众所周知,猎头是一个结果为导向的工作。对于猎头们来说,只要人选没有入职过保,就拿不到自己辛苦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努力成果(报酬)。虽然各猎头公司已经尽力在合同协议上做了规避,但是在实操过程中,仍旧有很多交付风险。这个栏目就是为了尽可能帮助猎头们规避猎头交付风险,最大化保障猎头权益。所以智乐聘结合猎头们的反馈,整理的部分“高风险客户”名单,希望能帮助各位猎头同行避避坑!
风险企业:浙江力某压铸机企业
企业风险点:
1、这个公司的老板想找一个高级别的HRD,然后把这个招聘任务下发到了人力资源部的HR专员这边,也就是说让这个HR专业给自己招聘直属大领导,并且还给了HR足够高的权限——“一票否决权”。怎么理解这个一票否决权呢?就是这个HR专员筛简历并和人选初面。
2、人选面试超过3个月,不给反馈
提示内容:
老板想找一个高级别的HRD,但是招聘的过程是HR在前面,导致项目所有推荐都是没有反馈,好的候选全部卡掉,这个公司整体反馈比较慢,操作度不强。
让HR参与招聘其直接上级(如HR总监、人力资源副总裁等)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常见,在我们的实操中遇到的也不多,因为其具有极大风险:
①利益冲突与客观性缺失
HR招聘自己的上级时,可能因担忧未来工作关系而影响判断(例如刻意选择“易管理”的上级),甚至存在对自身升职失败带来的负面情绪,导致项目的拖延;
②权威性与可信度问题
候选人可能对HR的评估权威性存疑,尤其是当HR职级明显低于招聘岗位时,容易引发对决策专业性的质疑。
如果企业目前只能由HR来招聘直属上级或上层领导,该如何规避以上风险呢?我们也操作成功过很多HR专员为企业招聘人力资源高层领导的案例,其都具备以下特点:
①明确HR的角色边界
比如HR只负责流程执行(如需求调研、发布职位、对接猎头渠道、协调面试),但最终决策应由更高层(如CEO、董事会)或跨部门委员会做出。
避免HR单独拥有“一票否决权”或“最终决定权”(如HR筛选简历、进行初面)
②借助外部资源
委托猎头公司进行初步筛选,HR仅参与文化匹配度评估,从而减少HR的主观偏见。
但最直接的方式还是层级回避,比如规定HR不得直接参与上级招聘,改由平行部门(如财务、运营)或上级的上级(如CEO)主导流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