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是口罩后,国内经济发展的热词,而越南则是“出海地”热门国家。首先越南与我国海陆相连,具备显著的地缘优势;而且越南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之一,享受东盟内外各项贸易政策优惠,出台了多项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具有良好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所以近些年中国公司投资越南建厂、参与越南产业链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公司也给出行动理由,如能缓解产能瓶颈,有利于减少不同地区的关税差异对公司外销的影响;就近服务于客户,并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以及影响力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赴越南建厂的上市企业已经超过200家。包括立讯精密、舜宇光学、歌尔股份、京东方、顾家家居、海尔、晶科能源、浙江大华、比亚迪等各行业头部企业。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的大量进驻越南,激发各企业对于越南人才的需求,也将越南人才招聘推上高潮。那么越南招聘具体要怎么做?各种岗位又该用什么渠道来招?一起来看看吧!
一、越南的招聘渠道可以结合企业目前的出海情况来选择
1、基于企业发展情况:
①比如以上已经在越南建厂的企业,在越南已经有当地hr团队:一般企业都会招聘几位本土的HR来做一线员工的招聘。招一线员工大部分是通过线下的形式,例如去周边地区发广告,做现地的招聘。中高端一些的本地岗位一般Jobstreet+VietnamWorks可以解决(但这种形式需要付费)。或者通过有越南资源的猎头供应商合作进行招聘。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越南语
②准备出海到越南的企业:在越南尚没有HR团队,只能通过国内HR进行招聘。一般前期企业会通过Linkedin 、Career Builder、Indeed等国际出海招聘网站来招聘,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英文。
③对于猎头端来说:一般Linkedin +jobstreet+转介绍的形式比较容易寻访到合适的人选。

摄于越南
2、基于人选招聘条件来看:
招聘越南籍人选:
●VietnamWorks:越南本土招聘平台,也被称为该领域的流量平台。Vietnamworks可以说是越南的“猎聘”,是许多猎手以及经验人士的不二选择,为求职者和雇主提供招聘和求职信息。
●JobStreet:亚太地区主要的招聘网站,在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都设有站点。
●Ybox:多用于招聘越南的年轻人,大学生或刚毕业1-2年的人选,Ybox主要吸引年轻人,甚至是寻找兼职工作的大学生,他们的经验相对较少,不太适合高级人才的招聘需求。
招聘越南华人、华裔、华侨等以及在越南的外籍:
●TopCV :TopCV 的应聘者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有 2-3 年经验的员工。这里的中文简历数量比其他平台多。
●Linkedin :领英可以说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专业社交网站,也是招聘海外人选的优先选择。
●Indeed:2004年成立于美国,聚合国内外数百家招聘网站,也是招聘国际化人才的网站之一。
当然,如你有越南本地招聘或外派越南岗位需求,可以来智乐聘获取越南招聘建议及报价

二、越南本地人工作特点及招聘的技巧
①越南员工的普遍特点:跳槽频率比较高,薪资结构期待以固定薪资为主(绩效考核的形式接受度比较低),更关注到手的税后薪资,看重工作地点(远距离搬家比较难,一般都需要在地点附近寻访。)。
②大部分人选会集中在胡志明,河内等比较繁华的城市。大部分国内制造业出海,工厂都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例如广宁,清化,平福等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我们寻访的候选最好就是考虑附近地区,否则很难找到合适候选。
③国内企业一般都是给税前薪资,但是越南人选只关心税后薪资。在谈薪阶段会非常令人困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选提供一个材料,能标明税后结构,或者税前结构。我们只和企业说明税后薪资xxx,期待税后xxx。具体税的部分企业解决。
④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人选会中文。其实在越南目前还是不少职能岗位的人选会中文沟通的。但是薪资会比不要求中文的高一些。
当然,即使了解了这些渠道和技巧,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企业来说,获取越南本地人才网络和资源还是比较难的。我们智乐聘的作用就在于此,能够为中国企业解决越南招聘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且出谋划策。
智乐聘在东南亚人才市场长期深耕,根据企业目标策略和团队搭建的要求,提供越南的招聘方案,实现人才本地化。

智乐聘为上市公司交付越南岗位(部分)
我们为图上某头部上市客户招聘时,虽然客户已经在越南建厂,但在招聘上遇到了难题:越南本地招聘主管的招聘。
岗位的招聘难点,我们上面简单提到过:
1. 工作地点在南部,且地点比较偏,很多越南籍人选是拒绝这个工作地点的。
2. 前期需要在中国培训半年左右。
3. 薪资含有20%绩效。
基于这个情况,企业本地团队也招聘过一段时间,但都是简单聊完后,人选连面试的意向都没有,所以客户希望我们能协助。
智乐聘操作过程:
1. 智乐聘的越南交付团队,在接到岗位后,进行了项目研讨会,基于越南的情况,决定直接从工作地点附近辐射性的寻访越南当地人选。因为岗位对经验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我们主要找了一些年轻人选(年轻人对搬家接受程度相对高点)。一周左右就找到了能接受工作地点的将近10个人选。
2. 第二步沟通需要来华培训半年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导致一半的人选拒绝。(这是企业的硬性要求,也是希望人选融入并了解企业文化的一环,没有办法沟通,所以我们决定从人选意向上入手)
3. 薪资结构的问题,我们积极和hr做了沟通,标明市场的情况性,职能岗位带绩效的话,会导致人选对薪资期待提高很多。所以我们给企业出了两版方案,一版是13薪的期待,一版是有绩效情况下的期待。最终对比下企业也接受了13薪的方案。
人选入职已经10个月有余,期间还获取了提前转正,目前在越南发展顺利。
其实很多东南亚人才愿意加入中国企业,是他们认为中国的科技人才系统更加成熟,在中国企业可以学到更多技能,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可以为人才展示学习和成长机会,以及晋升计划,让他们更愿意来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