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深圳工业总会、中国信通院广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龙睿国际品牌咨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出海品牌百强榜单出炉!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小米、华为、大疆、海信等都已经上榜。从这个榜单中,大家能简单看出,70%以上都是高科技企业。

图源:深圳工业总会、中国信通院广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龙睿国际品牌咨询等联合发布
据公开信息显示,出海名单企业中有近60%的企业都已经或即将出海日韩,而我们合作的50%客户需求,也都有日韩方向的布局。
中企纷纷出海日韩的背后,也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首先就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对的复杂的外部形势。
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经济政治化、贸易工具化日趋加强,特别是美国已经将操纵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方面,都需要重视与日韩合作,利用好我国与日韩之间已有的产业互补性,积极开拓新合作领域,形成更加紧密的东亚高技术生产网络。 可以结合以下原因来看:
一、中国高科技产业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
1、中美博弈下,美国不断高筑“藩墙”
疫情后,美国加速拉拢其他国家试图与中国高科技供应链“脱钩”。
2020年,美国联合加入《瓦森纳协定》的42个国家扩大对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出口管制
2022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在东京宣布启动特意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
2023年6月,美国和英国在发布《大西洋宣言》中声称“中国是国际稳定的挑战”。
2023年7月,在立陶宛首都举行的北约峰会发布公报宣称“中国的雄心和‘胁迫性政策’挑战北约的利益
美国更是组建了包括美、日、韩、中国台湾在内的所谓“芯片四方联盟”(CHIP 4),搭建颇具经济冷战色彩的“小院高墙”,在芯片生产、制造和出口上对中国大陆进行严密封锁和围堵。
种种迹象说明美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创新链体系之外。
2、半导体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链转移
一直以来,美国都在极力拉拢日韩等盟友推动高技术等关键产业链,期望排除并制裁中国。比如近两年,在半导体半导体产业上的大动作,日、韩、台、美这些半导体产业量大量回归到了日本韩国。想必行业内的朋友都听过日本福冈的“硅岛项目”。
(九州,日本第三大岛,拥有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索尼、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尼桑等IDM公司设有的半导体生产基地,及依附于大公司供应链的众多厂商。因此,九州有日本“硅岛”之称。)
所以大量产业投资都集中在日韩,加之日韩本身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布局和投入也非常多,就能看到中美欧都在布局日韩市场,中高端产业链的转移带动了很多半导体产业链的企业进入到了日本和韩国市场,那当然,这背后带动的也是在当地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需求变化。也同样,带来的就是大量的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半导体领域的用人需求。
3、中日韩贸易量的变化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韩贸易总额为3107.37亿美元;中日贸易总额为3179.98亿美元。中韩、中日双边贸易额均超过3000亿美元。

来源:CGTN
上方我们提到,高科技产业链转移,势必也会带来中日和中韩之间贸易的变化。日韩都是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国土面积小,所以和我国经济上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从招聘市场来看,一直以来中企对于日韩贸易型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高。尤其是近三年,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速,企业对于日韩海外销售人才的需求也愈发旺盛,总体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日本货物贸易主要(超过300亿美元)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布
二、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日韩的主要用人方向
刚才我们谈到产业格局的变化带来了日韩这两个领域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可预见的增量”。同时也会很快连接到最重要的“用人”问题。如此大环境下,中企出海日韩主要集中在哪些类型的人才需求?对日韩的招聘市场有何影响?可以先来看下中企对日韩的用人需求方面。
1、大型企业设立研发基地
日韩作为世界著名的制造大国,拥有丰富的研发资源。上文我们也提到过,尤其高科技产业,如半导体,精密制造等领域,日韩更是掌握了行业内顶尖的技术。
而由于美国发起的“技术封锁”,我们很难在技术维度有所提升,而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研发资源,许多中国大型企业在日韩都设立了研发基地。比如家电行业的海尔和美的、ICT行业的华为和OPPO、汽车行业的长城汽车等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同时美的也在韩国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都是典型代表。
所以也需要培养并招募当地的自己研发团队,与行业高尖技术接轨,确保我们的研发能力也能保持前段水平。目前智乐聘在日本和韩国建立分支,用当地猎头资源为中企提供高精尖的日籍和韩籍研发人才。并且我们也多次为上榜头部企业交付精尖日韩人才,如您也有日韩本地招聘需求,可以来智乐聘获取招聘方案~

2、人才引进来华工作
引进高精尖的技术以及研发、工艺等日韩籍专家来华,加入中国企业,帮助我们提高技术水平,也是很多中企在广泛应用的方式。
这种情况往往是现有技术难以突破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已有技术的专家人才。但随着我国高科技行业水平的进步,也需要警惕“不怀好意”的外来者,对我们技术的泄密行为。
3、企业投资建厂或建立分支机构(销售中心或售前售后的分支)
当中企的研发中心用当地人、日本人、韩国人解决研发需求之后,研发成果在中国转化,这也是非常多见的。而且我国国内有非常完善的生产配套相关的供应链,后续就涉及到后续产品完成后的量产以及销售。
这就会产生大量日韩本地销售人才、或掌握日语/韩语的外贸人才、商务型人才的需求。智乐聘有专业的日本和韩国项目经理,完全可以做到无障碍语言沟通,帮助企业即使在国内,也可以招聘的优秀的日韩营销、销售人才快来智乐聘,获取招聘资源~
写在最后:
目前关注日韩市场的不止中企,由于日韩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地位,欧美企业也加大了在日韩的投资。这其中肯定会涉及到对于日韩本地优质的研发、技术甚至销售人才的“争抢”。
中企要想在这场人才战争中拔得头筹,一定要知道:优秀的候选,本身并不缺好的机会。他不来中国企业,他可以选择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自己当地的公司。
所以尊重日韩市场招聘环境和特点,不要将我们的用人策略生搬硬套到外国人身上,不能用中国的脑袋思考当地的用人习惯,我们应该去倾听当地的用人习惯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去解决当地的招聘和用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