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来盘一盘,日本人才市场的情况!
一、日本人才求职特点
1、特有社会经济环境与保守意识
2、少子化、老龄化、经济发展及薪酬提升的多年停滞
3、终身雇佣体制、年功序列的残留、岛国国民意识相对顽固
4、保险、年金等福利待遇体系非常完善,假期增多及再雇佣制度
二、日本人才获取的主要渠道及聘用模式:
人才来源渠道:
①直招:企业内部及人脉介绍、网上获取、内部日籍员工或日本留学、工作经历员工的介绍,学会、政府机构的引荐,领英、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自主寻访。
利:招聘成本无或低
弊:量小,不稳定性,人才抵触
②猎头、中介机构的使用:
经由具备日本人才介绍能力和经验的中资猎头公司,或由自公司日本法人签约的日本本土猎头公司发布需求,获取人才。(注:日本猎头公司按日本法规,不可与中国企业本土法人直接签约,必须通过中国当地人才介绍机构)
利:获得专业服务,人才获取几率高
弊:成本相对高,有效的专业机构较少
③ 日本当地广告媒体、招聘平台的使用:
Bizreach、En転職、マイナビ、Indeed、DODA、EFA等等
类型:企业直接检索邀请型、招聘广告发布型;固定费用型、成功报酬型、服务套餐选择型;不同年龄层、工种、行业、企业类型
利:企业自主性强,直接对应人才
弊:回报率不可控、操作人员要求高、必须有日本当地法人、招聘信息保密度低
智乐聘日本团队,成立已经10年+,从2008年开始做日本人才引进,已经积累行业内超过30万外籍专家资源。欢迎点击下方获取一对一日本招聘方案:

三、典型岗位需求与薪资体系
1.新能源汽车领域
核心岗位:电池材料研发专家、充电设施项目经理等
薪资基准:资深工程师-900-1200万日元/年;本地化运营总监-1500万日元+
2.消费电子领域
代表岗位:射频工程师、隐私合规专家等
薪资基准:硬件研发岗-750-950万日元(比索尼同级高18%);渠道总监-基本年薪1200万+区域销售分红
注:中企普遍设置「签约奖金」(Sign-on Bonus),金额通常为3-6个月薪资,用于抵消日本传统企业的「退職金」的损失。
四、特殊人才引进策略
1. 退休技术人才返聘
重点领域:汽车模具及零部件/精密加工/新材料/半导体
典型案例:比亚迪以「顾问费+不定期来华」形式,签约丰田退休工程师
2. 跨界人才争夺
目标人群:拥有日企经验的华人
激励方案:日本-国内定期轮岗 + 子女国际学校补贴
典型案例:松下中国事业部的回流人才团队
在出海日本的招聘中,企业也需注意,在人才吸引策略上提供超出人才预期的方案,能有效打破与顶尖人才的僵局!
作为全球猎头资源整合型平台,智乐聘独创"全球资源池+在地化交付"模式,建立日韩分公司并整合10万+海外猎头资源,实现72小时全球人才响应网络。既可以跳出企业本地招聘中对于语言、文化习俗、劳动法规的局限,又能保时保效完成海外人才推荐~

智乐聘既可以重点攻坚半导体、AI等尖端行业,核心操作行业领军人才,比如曾为某精密制造企业成功交付欧洲领军技术研发人才;日韩分公司深度运营,破解文化壁垒!
智乐聘的3大突破:
1、打破传统猎头单线作战模式,搭建企业的专属海外项目交付组(平均20+海外本地猎头进行交付);
2、围绕行业进行深耕,定时召开项目分享会议,提高海外猎头顾问行业储备,避免"广而不精"风险;
3、突破地区限制,满足企业跨国布局需求,做中国企业出海的本土化猎头服务商。比如为客户先后交付俄罗斯、越南、墨西哥、巴基斯坦以及韩国的岗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快来智乐聘获取你的一对一日本招聘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