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美人才争夺现状
美国那边真是抢人抢疯了。硅谷的资深工程师年薪基本都超过18万美元(约130万人民币),就这样谷歌、微软这些大厂还天天用股票期权挖人。有个做人工智能的朋友,去年跳槽时同时收到5个offer,最后选了个允许他带狗上班的公司。
加拿大这两年成了香饽饽。他们移民政策宽松,特别欢迎IT和金融人才。在多伦多,既会英语又会法语的人,工资能比普通人高三分之一。最近还遇到个搞AI的博士,手握3个offer就是不签,专门等中国企业来竞价。
更多海外招聘方案或招聘建议,可以点击下方,提前获取一对一猎头专业支持!

二、中国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
1. 远程办公成标配
2. 现在超过七成的中国公司去北美招人时,都允许员工部分时间在家办公。
有家跨境电商更绝,整个技术团队分布在5个时区,开会永远在协调时间。不过要小心保密问题,之前有家公司员工在海滩视频面试时,被路人拍到了商业机密。技术更新太快;
3. 这边企业招人特别看重真本事。70%的公司明确说主要看能力不看学历,但不少中国公司还是卡学历门槛,结果错过好多技术大牛。现在最吃香的是会云计算、网络安全这些硬技术的,有个搞区块链的小伙刚毕业就拿到20万美元年薪。招聘方式大变样;
现在很多公司用人工智能面试工具,有个中企用AI筛选简历,结果把带口音的候选人都淘汰了,差点吃官司。建议用AI初筛的话,一定要人工复核。
三、最抢手的五大岗位
根据我们最近3个月的招聘数据,这些岗位抢破头:
1. 人工智能专家(算法、语音识别方向)
2. 新能源行业技术骨干(特别是懂储能系统的)
3. 医疗器械研发人员(要熟悉美国审批流程的)
4. 海外市场运营(能玩转TikTok等社交媒体的)
5. 区块链开发(尤其是做过跨境支付项目的)
四、过来人的经验教训
1. 薪资不是万能的
2. 北美员工特别看重工作生活平衡。有家公司开出比市场价高20%的工资,但要求每周到岗5天,结果半年没招到人。后来改成每周2天坐班,马上招满。小心文化差异
3. 国内常用的压力面试在这边容易踩雷。有次面试问"能接受加班吗",候选人直接举报公司违反劳动法。建议改成问"如何看待工作紧急情况"。善用本地资源
北美中小企业特别喜欢用兼职顾问。我们帮某车企找的电池专家,就是按小时付费的退休工程师,比全职招聘省了60%成本。
现在中国企业出海招人,光靠高薪已经不够用了。得学会用本地化思维,关注员工个性需求。最近就遇到个案例:某公司给候选人女儿准备了迪士尼门票当签约礼,成功挖到关键技术人才。这招可比单纯加薪管用多了。
如果需要北美各行业具体薪资数据,我们整理了最新版报告,评论区留言"报告"可直接领取。下期和大家聊聊怎么避开跨国招聘的法律风险,记得关 。

作为全球猎头资源整合型平台,智乐聘独创"全球资源池+在地化交付"模式,整合日韩分公司及10万+海外猎头资源,实现72小时全球人才响应网络。既可以跳出企业本地招聘中对于语言、文化习俗、劳动法规的局限,又能保时保效完成海外人才推荐~
智乐聘既可以重点攻坚半导体、AI等尖端行业,核心操作行业领军人才,比如曾为某精密制造企业成功交付欧洲领军技术研发人才;日韩分公司深度运营,破解文化壁垒
智乐聘的3大突破:
1、打破传统猎头单线作战模式,搭建企业的专属海外项目交付组(平均20+海外本地猎头进行交付);
2、围绕行业进行深耕,定时召开项目分享会议,提高海外猎头顾问行业储备,避免"广而不精"风险;
3、突破地区限制,满足企业跨国布局需求,做中国企业出海的本土化猎头服务商。比如为客户先后交付欧美、东南亚、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韩国等主要商业国家不同的岗位。
智乐聘也会伴君同行,为企业出海提供更优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