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马上过半,身边做猎头的朋友见面总绕不开一个话题:“今年企业出海的节奏明显更快了,东南亚、中东、欧洲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但实际操作起来,和前两年还是不太一样。”
最近我们对常年在平台做海外项目的猎头进行了采访——有6月优秀猎头榜第一名—业绩49万+的张先生,有在外企HR兼职猎头陈女士,有常驻西班牙的中资企业前HR转型的猎头Joan,也有在港澳台地区链接国内与海外的专业猎头们... ...
与他们沟通过程中,被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变化”。经过4年多的发展,中国企业出海的形式翻天覆地。他们更能切身实地的感受到海外市场的变化,本篇我们与这些优秀海外猎头一起了解25年猎头做海外项目都有哪些不一样吧:
2025年的出海,面对的人选和前几年有什么不一样?
中国企业出海:从"抢滩"到"扎根",是候选人对品牌的认知变了,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海外候选人对中国企业认知的升级。
“TikTok和AI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在西班牙做猎头的Joan说,“以前欧美候选人聊起中国企业,第一反应是‘便宜但技术一般’;现在他们刷TikTok能看到中国的真实的短视频,还有大量的在中国企业任职的人才分发布的工作日常,而且有了ChatGPT和Deepseek这样的AI工具,他们可以一键了解中国企业——这些真实的内容,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更关键的是,高端人才的“职业选择逻辑”变了。以前海外精英觉得“去中国企业=降维”,现在AI技术的普及让很多岗位有了“双向可能性”。比如德国的工业软件工程师,以前只盯着西门子、博世;现在中国的工业公司能开出“德国薪资+海外股权”的条件,还能提供参与全球顶尖项目的机会,去年有个慕尼黑的人选,就是因为我们的项目涉及行业的前沿应用,放弃了本土企业的offer。”欧美猎头陈姐说。
“不过,这种“认知升级”也有地域差异。在日韩,候选人对中国企业的认可更多停留在“性价比”;而在东南亚、中东,尤其是年轻一代,“中国品牌=创新力”的标签正在形成。“我有个人选更愿意选择中国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职位,理由很简单,他说‘中国电商公司的应用场景更多,能接触到更多真实的市场数据,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很大。”新加坡猎头梦娜说。
近年来,不仅仅是海外人选们对于中国企业职位的看法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企业出海招聘也愈加成熟,出海早期拓展市场阶段依赖业务型人才开拓市场,而今客户们的需求再次升级。
随着海外业务推进,25年中国出海企业的主要人才需求又有哪些不同呢?
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的浪潮已从“试探性布局”转向“战略性深耕”。新能源、AI、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的爆发,让海外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出海热门人才,本科和硕士占比最多,总计接近九成;工作经验5-10年的成熟人才占比最高,主要是因为出海企业希望引进更加成熟的国际化人才。
“近年来,中国企业更倾向招聘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复合人才,例如熟悉东南亚劳工法的HRBP,或能同时掌握至少中英两国语言的管理者,而这些条件也决定了这些人才的薪酬要远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这也是很多企业意识不到,需要我们猎头提出建议的一点。”泰国猎头陈先生说

“中资企业需要能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的既懂西方规则,又适应中国节奏的人选,那么港澳台的候选的语言和地域优势就非常的突出了。尤其是外派岗位,候选人的“跨文化适应力”比单纯的专业能力更重要。”台湾猎头的John说,“香港人英语好,和欧美客户沟通没问题;台湾人熟悉东南亚文化,比如在越南,台湾人选比大陆同事更懂当地的‘人情世故’。”他刚帮一家电子企业在台北招区域经理,“候选人有在东南亚待过五年的经验,会说越南语、泰语,企业直接给了比本地高30%的薪资,人选和企业都非常满意。”
海外猎头李先生补充:“澳门人更熟悉葡语国家,比如巴西、安哥拉,这些地方和中国贸易往来多,企业需要既懂中文又懂当地语言的人。”她最近在帮一家贸易公司招驻葡萄牙代表,“有个候选人在澳门做过中葡翻译,还跟巴西客户打过交道,企业抢着要。”
今年出海猎头项目,少了前几年的"野蛮生长",多了份"深耕本地"的踏实。企业更懂"品牌要落地",候选人更在意"发展可持续",猎头则从"信息中介"变成了"文化桥梁"。这也就意味着25年开始做海外项目的猎头们自身能力的提升将更为重要。
那么,想在海外项目上出更多的单,做单猎头需要具备哪些与之前不同的能力呢?
“机会多了,但佣金没那么好拿,2025年的出海环境比前两年更复杂——政策说变就变,候选人选择更多,企业也更“挑剔”。想在这种情况下多出单,就需要猎头们对国际形势更加敏感。”外企HR陈女士说
”2025年最明显的趋势是“政策驱动型需求”。就说最近,欧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很多企业转而把工厂搬到东南亚,再通过东南亚转口到欧美。这时候,企业最缺的不是普通操作工,而是“既懂东南亚本地供应链,又能对接中国总部”的复合型人才——比如熟悉当地税务政策的财务、能协调双边的物流经理、了解东南亚消费者偏好的市场总监。“泰国猎头Fion
看了这么多变化,我们也来看看,猎头们在选择海外项目时候的初心吧~
您最开始是为什么选择做海外项目呢?
“国内卷不动了。”在国内大厂做了8年招聘的陈姐说:“互联网行业收缩后,很多企业把资源转向海外。我们团队之前做国内高端人才,现在转型做海外,薪资水平差不多,但项目周期更灵活——不用跟着国内‘金三银四’‘金九银十’赶进度。”
“想看看更大的世界。”10年猎头李先生笑着说:“我之前在外资企业国内分部做HR,后来发现SOHO猎头比坐班时间更自在,可以让我看世界,收入也还不错。而且还可以接触更多行业,更多地区的企业项目,更有挑战性”

SOHO猎头张先生说:“我最初接触海外项目是因为看到平台上有外派的项目,比国内同级别项目的佣金高很多,而且不用海外渠道也可以做,就尝试了一下,成约还比较顺利,后面就开拓领英等渠道转型做海外项目了。”
猎头小团队张女士说:“我本来就是做国内的,然后我自己的客户有了一批海外的需求交给我们,当时也没做过,就是硬着头皮接下来了,通过这个项目找渠道,拓资源,学习怎么跟海外人选沟通,现在我欧美、东南亚、中东、非洲都有过成约了,日本也有个外派岗位成约,就差韩国还没有结果了,哈哈“
... ...
从“国内卷不动”到“看更大世界”,从“高佣金吸引”到“主动拓资源”,猎头们选择海外项目的初心各异,却在浪潮中走向同频——用专业能力搭桥,以文化理解破局。而这些努力,正被市场以“真金白银”回应。
2025年的出海,早已不是前几年“挂个牌子就算落地”的野蛮生长,而是从“抢市场”转向“扎根基”;候选人对中国企业的认知,也从“模糊印象”变成“具体期待”;不同地区的招聘需求,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轮廓。
6月优秀猎头榜单揭晓,超七成上榜者靠海外项目成约,最高单笔佣金达49万+——这不仅是成绩,更是趋势,希望浏览本文的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懂政策、通文化、抓复合人才的猎头,站到出海浪潮的浪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