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和新能源转型成为欧洲近年来的核心词。而储能接替光伏,已经成为欧洲地区的重点!
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增高、政策支持、能源安全及电力市场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欧洲储能市场成为全球主要的储能增量市场之一。
近期欧盟表示,到2030年,欧盟的储能装机总量将达到500-780GWh,相当于要完成2024年底61GWh的10倍!
如此大的机遇,对于中国储能企业来说,无疑是不能错过的,他们也在加速抢滩欧洲储能市场中!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新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160.22GWh,同比+220.28%,其中中东37.55GWh,澳大利亚32.31GWh,欧洲22.81GWh,三大市场订单体量均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地。近日,已经有多家企业公布了自己的欧洲新订单。
中欧企业家座谈会上,中方储能领域领军企业代表签字据公开信息可知,天合光能、阳光电源、海辰储能、采日能源、科华数能、赢科储能等中国新能源企业均在欧洲有大动作,并先后拿下大储订单。
而从竞争格局看,欧洲储能市场格局未定,目前仍旧有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加大马力出海欧洲中!这从我们和企业的对接中,也能感受到企业对欧洲市场的迫切,在招聘方面更加突出!
企业出海,人才先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智乐聘如何帮助新能源企业搭建欧洲当地业务拓展团队,以及欧洲新能源人才招聘的注意事项!
1、企业招聘背景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监管最为严格的市场之一,欧盟的合规要求极其高,而且每年都会有新的规定要求推出。
所以招聘本地人以及本地熟知行业与合规的人才,是必须条件!
我们就到了某头部新能源企业的欧洲销售(华人销售+本地德国面孔销售)需求,这家新能源企业在欧洲已经有多年布局并建立了分支机构,之前主要是做非储能的产品。现阶段想扩展工商储和大储产品的业务,外加需要和国内团队配合,因此最紧急的是想找到一位华人(入籍或者永居类型)销售经理,专注在工商储大储产品上从0-1开拓欧洲市场。

2、岗位招聘难点
智乐聘欧洲新能源团队承接项目后,根据过往欧洲新能源项目交付经验,以及对欧洲人才市场的了解后,发现有以下几个招聘寻访的困难点:
①企业招聘华人的定位:一般中企在欧洲招聘销售、渠道经理、商务经理、KA大客户销售等开拓市场型的人才,都会偏向于用本地人面孔,因为信任感更强,资源度也更深(反过来想一下,我们在国内,突然来一个欧美人开拓市场,售卖他们的产品,一样的道理)。
更难的是,企业需要入籍或者永居华人,而欧洲地区很多新能源行业内的华人都是持工签在本地工作的(比如被外派过来的人选);
②人才数量有限:虽然欧洲有不少华人留学生和华侨,但在新能源领域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丰富行业经验且符合中企岗位要求的华人人选数量相对较少。新能源储能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专业人才本身就较为稀缺,在欧洲的华人新能源人才更是有限,这使得可选择的范围较小。
③各中企对人才的竞争激烈:上面也提到过,已有多家国内头部储能企业都在抢占欧洲市场,优秀的本地人才被这些企业争抢,所以一方面薪资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优秀的候选人手里会同时比对多家企业的offer;所以中企不仅要与其他在欧洲招聘的中国企业竞争,还有和欧洲本土企业竞争华人人选,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
④文化差异与适应问题:即使是华人,在欧洲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在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与国内企业存在差异。尤其是企业要求的入籍和永居型华人。
3、交付过程和节奏
智乐聘欧洲团队梳理好岗位调研,并明确了一些重点寻访的目标,马上召集我们base在欧洲的本地猎头,搭建项目交付组,开始核心突破。
由于经验比较丰富,欧洲业务负责人校对调研后,将寻访核心定在:侧重在候选个人开拓的过往能力和成绩展示上面。核心关注人选在欧洲当地的资历程度+行业匹配度+个人开拓上面。
由于画像足够精准,所以项目开启后在一周内就推荐了3位合适的华人人选进入面试,并最终offer一人,由于企业节奏也非常快,所以很快走完流程,从项目开始到人选入职仅用时一个月。
华人销售交付后,开始交付德国本土销售
华人销售经理交付后,企业也很快同步开放了德国本地销售的岗位,目前我们也有在谈薪中的人选!
市场成熟、需求稳定的欧洲,已然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战略新高地。更关键的在于,如何在欧洲练就从被动合规到制定规则、搭建出国际化人才体系、孕育全球化经营能力,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核心命题。
智乐聘也在伴随中企出海,落地欧洲人才的招聘和解决方案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也将一如既往提供合规的欧洲猎头服务支持,助力中企搭建本地有战斗力的人才团队!
如果您的企业也在出海欧洲,希望通过专业的猎头团队帮您寻找合适的人才为您的团队增添活力,您可以联系下方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