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7,较8月终值下降0.3个百分点,也低于8月初值0.1个百分点。制造业数据的下滑不仅反映出实体经济疲弱,也表明意在“稳增长”的宏观政策要真正托住经济,还得继续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政策显现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二是政策继续加码已经迫在眉睫。
从9月的数据来看,不仅产出、新订单双双下滑,投入产出价格指数继续回落,而且就业指数进一步恶化,这说明被给予厚望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这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更为主要的动力。而企业采购库存收缩的同时产成品库存上升,更意味着经济企业信心再次受挫。
工业生产领域的观望态度正在变得更加浓厚,实际上8月信贷数据的回落已经给出实体对资金需求偏弱的信号,一方面企业渴求成本更低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面对常规的信贷渠道变得十分谨慎,这其中除了生产和流通环节本身的压力外,也有一种不敢和不愿生产的观望心理。
无论是数据还是信心,这个时候都需要宏观政策给出更为有力的支持。
近期财政加码十分显著,但由于主要是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就有两个问题难以避免,一是投入资金从启动到真正落地需要时间,二是资金通常是分批注入,也就意味着所投项目很难出现提前完成的情况,而这些项目往往是工期长达数年的大工程。因此,财政政策助力“稳增长”,最快显现效果也要以季度来计算,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里,很多地方冬季基建难以施工,即便资金到位也很难形成实际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