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大陆企业开始大幅增产用于平板电视、智能手机等的液晶面板。京东方科技集团(BOE)等4家中国大陆液晶厂商计划在本国内新设7处大型工厂。3年的总投资将达3万亿日元。预计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年产能将于2018年超过韩国,跃居全球首位。由于液晶面板价格难以走出下跌趋势,日韩台厂商的战略调整也迫在眉睫。

从需求来看,近年全球新增的液晶面板线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投资暂缓或停滞。截止今年,中国大陆已有8条8.5代线投产。群智咨询预计,到2017年,中国大陆将会有超过28条4.5代以上液晶面板线,仅8.5代线就将达11条,中国液晶面板将占全球产能的1/3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2015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供给量2.71亿片,需求量达2.52亿片,明显供过于求。而到2016年,需求面无明显增长,而面板的产能供应将持续增加,预计2016年供过于求的压力更加明显。而大尺寸化,有助于消化产能。液晶电视年平均尺寸每增加1英寸,可消耗9万片面板产能,相当于1条8.5代线的产能。
据悉,虽然日本企业曾在作为液晶面板代表的薄型液晶方面领先一步,但自2000年起,韩国企业开始掌握较高份额。而中国大陆企业认为已确立了基础技术,目前开始增加设备投资。以玻璃面板面积计算的中国大陆企业的产能将于2017年超过台湾,2018年则将进一步赶超韩国,跃居全球首位。
京东方科技计划新建3处工厂,力争在2017~2018年陆续投产。这些工厂将用于增产全部用途的面板。其中,2018年夏季将在安徽省合肥市成立最尖端工厂,生产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另外两家工厂将分别设在福建省福州市和四川省成都市。将通过在各地建设大规模工业用地,以促进玻璃等材料厂商聚集。
收购NEC液晶业务的天马微电子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和湖北省武汉市建设量产高精细中小型液晶面板的专用工厂。华星光电(CSOT)和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CEC熊猫)也将实施增产。
相比日韩台企业,中国大陆厂商的投资额明显较高。中国大陆液晶厂商的股东中很多被认为是政府相关企业,政府除了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可以在产业振兴政策上加以扶持。为此,厂商本身的投资负担也被认为极少。